大漢護衛 作品

第138章 匯合

    李廣彙報一個更加讓楚天覺得驚險的數據。

    射聲營的弓箭手平均在此戰射出了十二支箭,肩膀痠麻。相當於一次戰鬥,消耗幾千支箭,上百兩白銀沒了。

    射出的箭部分可以回收,但箭桿多數損壞,鐵箭簇倒是不少,勉強彌補少量損失。

    要是不斷和高麗軍隊打下去,等到箭矢耗盡,恐怕就不得不考慮突圍和投降了。

    沒有遠程兵種,很吃虧。對方萬箭齊發,即使是關羽都要中箭。

    “希望到了唐軍的軍營可以獲得補給。”

    楚天寄希望於唐軍。

    國戰時東漢區的補給全部來自於唐軍,當然每個月可以領到的補給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使用。

    峽谷本來不算寬闊,但面積擴大十倍以後,也足以容納幾十萬人交戰,只是戰線會十分漫長,隊形延綿幾十裡都有可能。

    房玄齡騎著一匹馬,觀察周圍的地勢走向,說道:“如果以一支偏師走一條小道繞到峽谷南段,南北夾擊,則峽谷中的百萬高句麗援軍必定全軍覆沒。”

    “最怕對方已經有防備。”

    楚天不懷疑房玄齡的計策,實際上唐太宗李世民就是這樣擊潰高句麗增援安市城的軍隊。

    當時,高句麗北部酋長高延壽、高惠真率領15萬高句麗、靺鞨聯軍走千山山脈增援安市城,李世民親自率4000兵馬指揮,以李勣以1.5萬人吸引敵人大軍,而後長孫無忌率領1.1萬人走小道襲擊對方背後,斬高句麗、靺鞨2萬人,其餘皆投降。

    唐太宗的時代,被大唐滅國的勢力數不勝數,專治各種不服。

    三萬唐軍破對方十五萬大軍,自身損失卻極其輕微。

    這僅僅是李世民一生征戰的戰功之一,天可汗的稱呼不只是說說而已。

    只可惜這次國戰李世民的計策不見得可以奏效。

    高麗領主普遍自大和不要臉,但應該還是有一群清醒的精英,他們肯定會設法提醒高句麗大將高延壽、高惠真注意防備唐軍的戰術。

    要是李世民按照原有的戰術進攻高句麗大軍,恐怕會失敗。

    東漢區領主也必須要有行動,提醒李世民改變戰術。

    楚天看了一眼自己的戰功,戰功多少與擊殺敵軍的數量、兵種、等級有關,目前楚天的戰功是3513點,排在國戰東漢陣營第一名。

    倒不是其他領主沒有奮力作戰,而是楚天的出生地點靠近高句麗大軍,爆發了國戰第一次小規模的會戰。這應該算是首勝吧。

    楚天和公子文沿著峽谷中的河流向北方行軍,大概走了八里路,他們遇到了一個公會的五百個自由玩家。

    一群自由玩家使用的兵器和盔甲五花八門,基本上都有自備戰馬。

    因為是國戰,這群自由玩家也是傾家蕩產。

    按照西方中世紀的看法,自由玩家相當於自由民或者騎士老爺。

    不斷壯大的軍隊繼續向北行軍,大概走了四十里路,當天色漸晚,兵馬疲頓時,楚天終於看到了唐軍營地。

    唐軍的軍旗在山風中獵獵作響!

    不遠處一隊身披明光鎧的唐軍騎兵在巡邏,令楚天都不禁為之動容。

    見日之光,天下大明,故名明光鎧!大唐十三鎧之首!

    在三國時期就有最早的明光鎧的說法,唐朝的明光鎧更是誇張,其精良者要消耗上千片魚鱗甲和幾百片長條甲。

    製造一副明光鎧,各種複雜的流程下來,可能要百餘天甚至是兩百天的時間。

    除了明光鎧,這支唐軍騎兵還握著長達三、四米的馬槊,冰冷、長達半米的槊鋒令人膽戰心驚。

    據說猛將秦瓊、程知節、李存孝都是用馬槊的高手。

    大唐的重騎兵一人擁有幾匹戰馬,裝備精良,令無數東漢區的領主為之神往。

    這支重騎兵僅僅是巡邏一會,便進入營地中。

    “這就是唐初統一全國、滅高句麗、吐谷渾、東突厥、高昌、薛延陀、西突厥、百濟的唐軍!”

    楚天震撼於大唐的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