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482 諸葛亮找誰來演

    但如果半年健身沒有什麼成效,劇組會給予一定的誤工補償,但是角色就對不起了。

    除了曹操和劉關張,這幾位《三國演義經典演員,其他角色基本選新的演員。

    比如,趙雲在《三國演義好幾個演員飾演,沒有劉關張曹經典,沒必要死磕電視劇。

    再加上趙子龍在電影有一定的高潮劇情,而且隨諸葛亮入東吳,戲份不輕,劇組很多人都屬於找一個年輕演員來演。

    趙雲的生年不詳,按照推算應該是30多歲或者40出頭,稍微魔改一下,變成青壯年戰將也說得過去。

    所以這個角色,也是除諸葛亮之外,被外界搶的異常激烈的角色。

    還有一個孫權,年齡和諸葛亮差不多,也適合青年演員來演,被國內各大小生虎視眈眈的盯著。

    女主方面,哪怕已經表明戲份不多,但小喬和黃月英,仍然吸引了無數女星,尤其是小喬,爭得比之前的《畫皮還要瘋狂。

    所以扒拉了一圈,諸葛亮、孫權、趙雲、小喬幾個角色引來那些一線小花小生甚至是業內頂尖演員瘋搶。

    至於曹營和東吳諸將謀士,戲份有限,基本上都是人氣略遜的實力派演員面試。

    值得一說的是,由於是電影篇幅有限,而且避免節奏拖沓,對有些演義或歷史的人物和情節做了一定的刪減。

    比如鐵索連船】,《三國演義是龐統獻策,史載是因為曹軍水軍不敵,所以才會索戰船,以圖激發北軍之勇,是曹營內部的決定。

    考慮到劇情節奏,電影版本將鳳雛獻策這段刪除,龐統也自然沒有出場。

    而是按照正史的邏輯,曹操索船,鍛鍊北軍將士的水上戰鬥力,被周瑜發現,最終決定火攻。

    類似的情況還有一些,而且為了方便集中主線,除了刪改,還有把一些人物的劇情挪到另一個人身上,二合一甚至多合一。

    比如東吳三老將的韓當就沒了,只有黃蓋和打圓場的程普,東吳諸將,許多戲份也都挪到了甘寧和太子慈兩個人身上。

    謀士方面,因為有舌戰群儒的戲份,倒是沒怎麼改,但是反對派的戲份主要集中在張昭,其他都是幾個跟班。

    曹營也差不多,許多謀士和將軍多是背景板,真正有臺詞和鏡頭的,只有程、賈、于禁、張遼、張郃等人,或者張允、蔡茂、蔣幹等劇情角色。

    在正史上佔據很大分量的荊州士人以及其他歷史名人,基本上都被刪改或者是歸攏在上述角色身上。

    這可能也是歷史電影的弊端,曹軒原來還不覺得,最近他因為電影,正好在研究赤壁之戰的歷史。

    發現這場戰役並沒有孫劉抗曹這麼簡單。

    僅僅三家內部各種爭鬥,就足夠寫一篇論文了,如果算上當時的天下大勢,把馬超、蜀川等局勢也算進去,又能寫兩篇。

    具體戰役分析,接觸戰、聯合戰、決戰、追擊戰,以及當時雙方的判斷和心理博弈,找個成熟網文作者,能水個幾十萬字。

    這麼一個龐大的戰役,想濃縮在幾個小時電影裡,肯定“簡單天真”一些,而且得犧牲無數的枝節。

    說實在的,曹軒都有點後悔了。

    他算是知道為什麼沒有人敢輕易的碰歷史電影了,想拍好太難了。

    難度高、投資大,成功了未必賺多少錢,失敗了賠個底掉。

    曹軒有時都覺得自己犯賤,隨便找找個本子,弄一個《畫皮2恰爛錢不好嘛,非辛辛苦苦拍三國,吃飽了撐的。

    不過,前期上億投資已經砸下去了,劇組也已經鋪開,後悔也晚了,只能咬著牙繼續衝。

    其實現如今,劇本、導演、團隊都好說,幾個角色也大致有個範圍,唯獨就是諸葛亮,遲遲沒有合適的人選。

    香江的梁超偉,曹軒嫌矮且老。

    劉天王,有點老。

    金城五形象還行,但總覺得他不適合諸葛亮。

    吳顏祖,有點邪氣。

    陳老師,更邪。

    內地的胡歌,年輕壓不住場子。

    陸毅,有仇。

    黃小明,演技怕是不行。

    黃三石,書香氣質不錯,就是胖了點。

    周杰,略醜。

    陳昆,陰柔了點。

    臺省的符合條件的男演員,能入眼的沒幾個,再加上人氣沒背景,入選可能性太低。

    曹軒劃拉了一圈,最後把任權、黃海兵、靳冬幾人加入名單,想了一下,又把前面那些那幾位加了幾個,又挑了辛柏青等幾個人氣偏低的實力派。

    打算回頭叫著導演和編劇一一面試,最終選出來一個較為合適的人選。

    《三國·赤壁預計開機拍攝應該在春節後,大概也就是在2007年34月左右。

    上下兩部一起拍,考慮到轉景、休息以及其他原因,中間或許有停滯,但零零散散加起來拍攝時間不低於8個月,最快也要半年。

    曹軒明年除了一張新華語專輯,其他的檔期,大部分估計都要砸在這部電影和全球演唱會上。

    不過也正好,明年估摸著孩子出世,這樣集中的檔期能讓他省出不少時間來陪孩子和孩子媽。

    但在此之前,他還得抓緊把《颶風營救給拍了。

    拍完了這部電影,一直到明年春節後的演唱會,他基本都會待在京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

    9月下旬,曹軒把《三國·赤壁許多工作扔給劇組導演製片人,自己匯合了其他主創,前往海外拍攝《颶風營救。

    第一站是香江,然後直奔日本。

    原來設定的劇情是英語系亞洲國家,方便語言,但最後劇本還是改到了日本。

    沒辦法,電影主打海外市場,日本是重要票倉,好萊塢那邊也比較吃日本的背景,那就只能改到日本。

    曹天王也只能“忍痛”暴打一回小日本了………

    ————

    ps:推本書《從文娛界開始國風崛起

    群裡粉絲寫的,是個妹子,新人新書,大家嘴下留情,感興趣可以看一看,簡介在作者說

    《從文娛界開始國風崛起

    不正經簡介:我的熱血奮鬥史為什麼變成披著文娛皮的青春戀愛喜劇?!

    身為文娛大佬的我又為什麼會在修羅場內舉步維艱?!

    懷抱風雲之志的我又怎會沉淪在眾女的溫柔鄉?!

    正經簡介:

    人間浮沉二十幾載,經歷人生大起大落。

    遭遇車禍的姜黎,本以為自己將心懷不甘消散於世,卻不曾想重活一世。

    前世無能為力,魂飛魄散。

    今世破而後立,引領國風。

    翻雲覆雨誰能問?納納乾坤古復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