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418 好評如潮的反派和崛起的範小胖

    每一個戰功赫赫的導演或者明星,照樣有票房撲街的時候。

    消費者不是傻子,或許有一些人會因為其他原因去看電影,但很多人還是看口碑和性價比。

    票錢值不值,絕對是絕大部分觀眾最在乎的問題………

    所以就繁星相關數據分析,《新警察故事》開頭爆在預料之中。

    但是影片質量談不上特別優秀,至少很難長期穩定的持續火爆。

    票房後續漲勢肯定要下滑,但至於能下滑到什麼地步,是否能穩定住不崩盤,還要看具體情況。

    果不其然,當曹軒等人從魔都到其他城市宣傳的時候,《新警察故事》票房就開始明顯下滑。

    羊老闆和程龍之前的目標是首周5000萬以上。

    但現實《新警察故事》首周過後僅有4200萬左右,而且票房持續走低,到了第二週首日,票房僅有500萬+。

    好消息是,日票房到了500萬後,下降趨勢明顯大為減緩。

    壞消息是,照這麼趨勢下去,《新警察故事》破億的目標還真說不準了。

    按照常理推算,一般情況下,電影票房首周最高,到了第二週就不會有明顯的下滑。

    極少數口碑逆襲的情況下,第二週票房才會超過首周。

    兩週過後,基本上就到達了冷淡期,除非續航能力強的爆款,基本上在第三、四周票房數據就會形成跳水式下滑。

    第五週以後,就屬於收尾階段,票房漲勢十分有限,能撈幾個撈幾個,甚至許多電影都熬不到這個時候就下畫了……

    當然,這只是一個大概趨勢,具體情況還是根據電影個例分析,打專家和機構臉的電影比比皆是。

    後市實時票房統計或預估,基本上都按天乃至是小時來,就是票房數據漲幅的東西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說清楚的。

    各種分析也只是基於一些路數和經驗做出來的大致判斷,有極大參考性,但也經常會出現失誤。

    就像之前繁星推斷,《新警察故事》會在一週後下滑,但實際上不到4天就開始“跳水”,距離“準確”二字還是有些出入的。

    曹軒個人肯定是希望《新警察故事》票房能破億的。

    到時他手握兩部破億電影,成為【三億影帝】,華語年輕演員主演最扛票房的存在………

    但也不是特別急切,畢竟除了名頭好聽,實際意義沒並沒有那麼大。

    《繡春刀》單扛1.5億已經證明了他,《新警察故事》要撲街,黑鍋的大頭是程龍的。

    再說了,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演員,《新警察故事》就是破10億,他也不分一毛錢,沒必要出死力,盡本分就得。

    曹老闆自家買賣時欣賞勤奮的員工,輪到他給人家“打工”時,則是深諳摸魚大法。

    白天路演趕場,晚上回酒店,程龍他們去開會研究票房和宣傳。

    曹軒則是愉快玩耍,要麼去健身房鬆鬆筋骨,要麼找祝疆他們打牌或上網打遊戲,要麼和東西二宮煲一下電話粥,並且還養成了看電視劇的好習慣。

    天可憐見,想想之前《繡春刀》路演主持大局的日子,曹軒再次體會到了“打工人”的快樂。

    當然,每天被安排各種工作的謝大廚等人,與曹軒的體會完全不一樣。

    曹老闆底氣十足,敢放羊老闆鴿子,不想開會就在房間打遊戲看電視,他們可沒那麼好待遇,必須到場參會旁聽。

    開玩笑,老闆忙著幹活,你們在房間快樂玩耍,真當資本家吃素的。

    開會,哪怕什麼忙也幫不上,在旁邊乾坐著聽,也得陪著老闆們。

    老闆們想私聊,就去幹別的工作,反正不能閒著。

    一句話,有肉老闆先吃,有苦大家一起受著………

    ………

    曹軒房間,三臺筆記本電腦擺好,曹軒三人大呼小叫的打cs。

    “老祝,你從後面包抄。”

    “張崇,有兩個人在中間。”

    “我先衝,你配合。”

    “臥槽,我死了!”

    “……”

    曹軒鬱悶的一摔鼠標,望著屏幕的死屍忍不住嘆氣。

    有句話說得好,老天給人開一扇門,就會關上一座窗。

    老天給了曹軒帥氣的臉龐、強健的體魄、聰明的頭腦和突出的演、唱天賦,以及無敵的金手指。

    而曹軒付出的代價之一,就是遊戲玩的菜。

    更準確的說,曹軒玩經營類或者頭腦類的遊戲沒啥問題,但比較吃操作的競技類,他就不太行。

    屬於去一趟峽谷,老祖宗都得被隊友罵得詐屍那種………

    好在他這方面人菜癮不大,給虐了幾把後就果斷放棄。

    “不玩了,你們來,我看電視。”

    “我也不玩了,暈。”

    祝疆對遊戲興趣平平,主要是陪曹軒,倒是張崇喜歡玩遊戲,自己戴上耳機,端著電腦跑去角落繼續玩。

    曹軒則打開電視,帶著祝疆日常看劇,而他看的電視劇,正是繁星出品的《美人心計》。

    雖然是繁星投資過千萬的大劇,是範小胖主扛,相關主演嚴寬、楊雪等人也不算特別紅,所以《美人心計》的關注度並不算特別高。

    還是湘省臺比較看好這樣的女主奮鬥劇,再加上金鷹獎的合作,最終拿下了《美人心計》的首播獨播權。

    《美人心計》上線之初,收視率談不上多好,到了15集以後,口碑發酵,整部劇的熱度才算起來。

    作為未來繁星一姐的當頭炮,曹軒對這部戲還是很看重的,閒暇的時候一直追劇。

    有一說一,如果對歷史要求不高,看這部劇其實挺爽的。

    《美人心計》故事講得是橫跨西漢文帝、景帝、武帝三朝,歷任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的竇氏竇猗房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竇猗房是竇太后的真名。

    不過這是唐代的一部史書記載的一位東漢時期學者的說法,具體真實性存疑。

    託黃小明主演的《大漢天子》的福,這位竇太后在一些觀眾眼裡還是有些知名度的,不過更多的是一個惡奶奶的反派形象。

    《美人心計》竇猗房的形象人設肯定要和《大漢天子》不同,甚至乾脆截然相反。

    也不用擔心觀眾出戏,大家也習慣了,因為一些濫竽充數的歷史編劇,影視劇互相打臉很正常。

    許多歷史人物,很可能上一部電視劇還是忠臣孝子,下一部電影就是殺君弒父的亂臣賊子,真要是一一計較,大家早成神經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