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胄 作品

第37章 考成法




    在張居正秉政的幾年裡面,被考成法罷黜的官員達到了三成之多。這些被罷黜的官員結成了一個反對張居正的團體,其中就有大量的人混跡在東林黨裡面。



    朱由校這個話就是一個陷阱。



    鄒元標說了新政,說了一大堆,朱由校卻提出來的是東林黨不想要的考成法。



    後世有很多人說東林黨給張居正平反,其實也就是給了一個名,既然推崇張居正,為什麼不重新推行他的改革?



    比如考成法,比如張居正的稅務制度?



    顯然這些都是東林黨不願意要的。



    現在朱由校不管東林黨要不要,這是自己要的。



    一句話,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在朱由校看來,張居正改革的最精華就是考成法。一旦完成了考成法,那麼吏治必然大有起色。



    至於張居正最得意的一條鞭法,朱由校根本就不看好。



    一條鞭法繞過了問題的本質,也就是官紳一體納糧,查清了天下的土地又怎麼樣?過幾年還不是一樣?



    而且一條鞭法加重了自耕農的負擔,因為稅收是收銀子,糧食總不能自己變成錢。士紳和地方官府勾結,在納稅的時節打壓糧價,讓糧食變得不值錢,百姓要想用銀子交稅,那就只能低價賣糧。



    在青黃不接的時候,士紳和官員就抬高糧價,讓百姓買不起糧食,只能賣地,賣身。



    可以說一條鞭法是一條妥協的法律。正是因為它的妥協,使得大明的百姓負擔加重了不少,使它從一條為民之法變成了害民之法。



    如果大明的新政不被廢除,萬曆時期就遍地烽火了,活不下去的百姓就直接起義造反了,一條鞭法只是飲鴆止渴。



    至於解決的辦法其實也很簡單,後世的清代雍正皇帝已經給出來了。



    清代承襲明的制度,康熙末年,基本上又重現了明代的舊觀。稅收不上來,各地土地兼併嚴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雍正皇帝直接一步到位,攤丁入畝。



    沒有免稅,你當地主沒關係,你家有幾萬畝地也沒關係,你有多少地,你交多少稅;沒地的,不用交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