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胄 作品

第27章 壽命最長的后妃


    萬曆二十二年,高攀龍上疏參劾首輔王錫爵,被貶廣東揭陽典史。



    萬曆二十三年,高攀龍辭官歸家,與顧憲成兄弟復建東林書院,在家講學二十餘年。



    可以說,東林書院就是一群失意的人,他們是怎麼失意的?他們是一群想要以名聲博前途的人。



    說白了,其實就是彈劾位高權重的人,用來換取自己的前途。一旦被貶斥了,那就回家。



    東林黨裡面有無數張居正改革時期被從朝堂上趕下來的官員。張居正的考成法裁革的冗員約佔官吏總數的十分之三,這些人還都是永不敘用。當時張居正勢大,這些被裁的人就抱了團。



    追根溯源之後就可以發現,東林黨這些人都是一群失意的人,同時也是一群無用的官。



    講學二十多年,四處勾連、門生故吏,東林黨的勢力何其大?



    他們深諳各種官場套路,可以說他們在官場上戰無不勝。



    有了這樣的資歷,雖然高攀龍的官職只是光祿寺丞,但是他的地位卻很高,以後高攀龍還會歷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僕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



    一個從來沒有地方執政經驗的官員,豈便是朝中重臣,在家講學二十多年,這樣的人能做好朝廷大員?



    東林黨上臺帶壞了風氣,踏踏實實做官的得不到升遷,放嘴炮才是關鍵,所以才有了袁崇煥五年平遼的豪言壯語。



    那是天啟二年的事情,袁崇煥往京城覲見朱由校,御史侯恂破格提拔袁崇煥在兵部任職。



    不久之後,廣寧被後金軍攻陷,於是朝廷商議,應該派人鎮守山海關。



    袁崇煥得知後,隨即一個人往關外查閱地形。



    回朝之後,袁崇煥上言稱:“只要能給我足夠的兵馬錢糧,我一個人就可以鎮守山海關。”



    一個考中進士的文官,從來沒打過仗,沒領過兵,出去溜達了一圈,直接成了兵備僉事,督關外軍。



    這樣的東林黨要是不壞事,那就沒人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