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商議

    但是他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在國內,種子根本就沒有知識產權保護這麼一個說法。農民自繁自用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可以不經品種權人的許可,也不需要支付相應的費用。”

    都沒有知識產權保護,你何來專利品種壟斷。

    趙宏圖看向了李秋豐。

    李秋豐撓了撓頭,歉意地看了胡曉雅一眼,“這點我倒是覺得郭總說的沒錯,當初華遠集團的柑橘種植基地,選育嫁接了一些尚未定型的品類,用以勘測和調研。

    柑橘成熟期,華遠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隔一天前去觀測,某天忽然發現,野外搭建的九個觀測點中,有五個點的柑橘沒了。

    不是三瓜倆棗的“偷”柑橘,而是大刀闊斧剁了枝條,拖拽下來,再撿去果子的“強搶”。

    當初辛苦了一年的成果,一下子就毀於一旦。”

    蔬菜水果可不是其他的,只要有種子,有些甚至只要有段苗木,就可以把品種給複製過去。

    知識產權不保護,又很難防盜,所謂的專利品種壟斷,根本就無從談起。

    王興華也點點頭,國內在植物ip意識方面相對淡薄,新研發出來的品種,除了在種子上做手腳,其他的根本就沒辦法阻止其在國內毫無限制地氾濫。

    偷竊品種很快就會把一個很值錢的品種折騰到濫大街,氾濫的產品會讓整個市場都賣不上價,很快破壞了原先堅挺的市場價格,賣的人多了更加賣不動,價格一落千丈,最後陷入到價格戰的惡性競爭中去。

    更可怕的是,大量小農種植在品控方面存在天然的欠缺,大批參差不齊的蔬菜水果,更可能毀了一個蔬菜水果的品種。

    導致很多公司,只能趁著新品種做出來趕緊狠賺一筆,不然再過幾年新品種就又要被消滅了。

    農產品天然遵循物以稀為貴,產能拓展不是問題,但無序的拓展脫離了品牌擁有者的控制便是災難的起源。

    如果不是華遠集團在蔬菜大棚等種植技術和管理方面,比一般的企業和種植戶,都要強太多。

    從而不管是在產量還是質量上,也都要勝出他們太多。

    還構建了自己的銷售網絡和渠道。

    說不定,華遠集團在蔬菜水果方面,真賺不到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