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肥的胖子 作品

第733章 三元朱村的變化

    但是試驗地裡和實際種植,還是有區別的。

    新技術,那都是有風險的。

    趙宏圖記得當初自己第一次在東趙村推廣蔬菜大棚的時候,可是碰釘子了。

    只有十幾戶人家願意跟著他一起幹。

    “願意,怎麼不願意,大家都搶著來呢。”王樂意笑著說道。

    “趙教授那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他說的話,準沒錯。徐少華天天跟著趙教授,一畝產黃瓜3萬公斤。聽趙教授說,這在全球,都是沒人能達到的水平。”有村民羨慕地說道。

    “這算什麼啊,去年徐少華異想天開,想要在大棚裡邊種水果。然後趙教授指導下,還真將油桃苗移到大棚裡,油桃次年4月份上市,畝收入達6000多元。”另外一個人說道。

    趙宏圖第一次介紹東北的韓永三來教大家種植大棚蔬菜,當初膽子大的徐少華,第一年就賺了三萬多。

    接著又介紹來一個大學教授,向大家講解大棚蔬菜種植經驗、大棚建造工藝、蔬菜育苗、種植、管理、防疫、治病等理論知識。

    趙教授在趙宏圖的提示下,又研究出來一種“無孔壓膜”日光蔬菜大棚。

    新大棚種菜,蔬菜的質量和產量,都有了明顯的飛躍。

    徐少華就盯上了趙宏鈞。

    只要他說什麼,他就照著做,很快就成為了村裡最富裕的人。

    大家看到徐少華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對趙宏鈞,都有點盲目的信任,只要他說的,那比什麼都好使。

    只要他願意試的,大家都搶著要配合。

    “村裡大棚怎麼樣了?”趙宏圖問道。

    “咱們大棚都不知道改進多少次了。”王樂意說道。

    旁邊有村民在一旁補充道。

    趙宏鈞對三元朱村的蔬菜大棚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和發展,先後改火爐供暖為日光取暖,改有滴棚為無滴棚,改立柱竹杆頂棚為無立柱鋼架結構,改土坯牆為磚砌體保溫牆,改草簾覆蓋為輕型保溫被覆蓋,改人工捲簾為自動捲簾,改大水漫灌為滴滲灌。

    冬暖式大棚不斷上檔升級,種植模式也有了很大改進。

    每一次改進,蔬菜品質和產量,都要提高一個檔次,錢包也都要鼓得更快一點。

    這裡,已經成為全世界,大棚蔬菜,最為先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