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肥的胖子 作品

第692章 最大收穫

    “怎麼了?你不是在財政部門幹得好好的麼,聽說你在部裡,幹了一件大事,幫你們老家申請了一條道路的建設經費?”趙宏圖問道。

    在這樣的要害部門,能辦成很多人無法辦的大事。

    位卑而權重。

    如果去了華遠集團,肯定是沒辦法解決修路的問題。

    可能還是因為喝酒的原因,李金德開始絮絮叨叨,“我老家是在湘南,那邊是低矮的丘陵地帶,在我們那邊,其實說都是山。

    老家那邊是真窮啊,我們村裡很多孩子,現在穿得衣服,有些都是孩子母親當初出嫁前的衣服改的,一個禮拜,很多都吃不起一次肉,每次做菜用油,都要小心翼翼。

    村裡的房子,大多都是土磚房,紅磚瓦房,那都是富裕人家。看書喇

    本來我以為村子裡窮,是因為交通不便利,然後這些年,想了不少辦法,加上我們當地也在爭取,終於獲得了一筆經費,把路給修了起來。

    但是村子裡,還是窮。

    我就在想,窮的根本原因,還是沒有自己的產業。”

    趙宏圖也沒有去過李金德老家,也不清楚具體的情況。

    但是看李金德的家裡條件,應該還是不錯的。

    沒想到他們老家那邊,會是他嘴裡說的那麼貧困。

    李金德也沒有要趙宏圖回答,繼續說道,“我瞭解過和華遠集團建立合作的那些村子,現在家裡條件,都真不錯。”

    他是特地去了解東趙村和三元朱村的情況,那邊村子的情況,真是好的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家家都是萬元戶。

    一個農民,家裡條件比京城很多人家家裡都好。

    都是紅磚房,面積也大,比京城那幾十平米,擠上一大家子。

    可要強多了。

    而且電器齊全,自行車、摩托車,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有。

    有的人家,甚至還買起了拖拉機。

    比他這個大幹部的條件都還好。

    也許,小康就是那樣吧。

    因此,李金德得出來一個結論,一個地方想要發展好。

    最終還是要靠產業。

    要想脫貧,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合理地開發礦業,有計劃地進行能源建設,發展交通運輸業。

    這些方法確實很見效。

    趙宏圖也認可。

    但趙宏圖覺得,一個地方要想真正永久的擺脫貧困,人是其中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