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落無白 作品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家的危機

    林軒笑了笑說道:“我沒什麼意思,就是想和崔小姐聊聊世家的未來。”

    “哦,那侯爺覺得世家未來會怎麼樣?”崔玉秀饒有興致的問道。

    “世家的興起,始於東漢,但是真正達到巔峰,是東晉施行的九品中正制,沒錯吧。”林軒問道。

    門閥政治始於東晉基本是定論,儘管兩漢時的地主貴族累世公卿,門生故吏遍於天下,乃至漢末外戚也要與其周旋;但僅就國家的中樞政治層面上而言其並沒有佔有主導地位,各個大族其勢力在本州、本郡更具有壟斷性,可以說實際上只對這些州郡構成了有效的統治。

    不少人將門閥之始歸罪於陳群的九品中正制。但九品中正制實行的本意是補察舉之窮,而這項制度後來的沿革變遷也是陳群所不能預料的,所以認為九品中正制帶來的門閥政治是由陳群一人所造成是極為不合理的。

    在當時科舉還沒發明出來,用各州郡有聲望的人任“中正”官,負責在本地區品評人物,選拔官吏。把人物分為九等,稱九品,然後按品級選官。

    這可以說是最早的選舉,可謂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

    然而世家門閥,在地方上威望和名望都非常高,慢慢的佔據了大量的官位。

    最後形成了,據門第高低劃分品級上下,按品級上下決定官階大小,從此“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而九品中正制,也成為了世家門閥操縱政權、發展權勢的工具。

    “沒想到侯爺對我們世家的歷史,還挺清楚。”崔玉秀誇讚道。

    林軒繼續說道:“但是隋朝的時候,就已經廢除了九品中正制,改為了三省六部。唐延隋制,依然用的三省六部。崔小姐沒發現這些年,世家的權勢已經降低了很多嗎?”

    唐朝時期的世家大族,比起東晉和南北朝時期,可謂差了太多。

    經濟上,他們佔有大片土地,壟斷了當地的農業生產,自然也就壟斷了當地政府賦稅的大部,一旦事變,他們就可以將賦稅納為己有或者拒絕上交賦稅;同時,當地的手工業、商業等依附於農業的產業也被他們壟斷。

    政治上,有錢就有勢,當地地方政府也會被門閥操縱控制。

    文化上,在以察舉制和九品中正製為選拔制度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地方人才選拔被門閥所控制,進而成為控制中央行政的根基。

    這樣看來,門閥控制地方政治經濟文化,從而形成地方分裂勢力,嚴重破壞中央集權。

    而唐朝讓世家的人當官,是因為天下寒門士子太少,無人可用。

    才不得不讓世家佔據了大部分的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