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落無白 作品

第六百二十章 同意

    尉遲寶林也不贊同林軒去。

    《三國演義》中有很多鬥將的情景,勝利的一方,帶兵衝殺一陣就大獲全勝。

    受到這些演義作品的影響,很多三國迷就會產生一種錯覺,認為古人在戰爭之前,都是採取這種戰爭方式的。

    萬曆年間,扶桑有一個武將名叫豐臣秀吉,他深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古人戰爭之前都會鬥將,所以當他策劃入侵朝鮮的時候,就模仿了一番鬥將。豐臣秀吉剛剛踏上朝鮮領土,就遇到了明朝大將李如松率領遼東鐵騎與之戰鬥。

    豐臣秀吉深受演義影響,見到明朝軍隊,就扯開嗓子大喊:“誰敢和我單挑?”

    按照演義中的內容來看,一般戰爭都是這樣進行的,只要喊完一嗓子,總會有人出來單挑一番。

    然而令豐臣秀吉沒有想到的是,他喊完之後,明朝軍隊根本就沒有人出去應戰,而是對準叫囂的大將就是一陣炮轟,很快這個大將就被打成了篩子,就算扶桑人想說明朝軍隊不講武德,明軍也只會狠狠給他上一課,然後告訴他“好自為之”。

    相反,軍中的將領都有一定數量的親兵,就是為了保證將領能夠存活下來,指揮戰鬥。

    所以薛仁貴讓林軒去冒險,程處默他們根本不能接受。

    如果不是他們和薛仁貴認識這麼久了,他們甚至要懷疑薛仁貴是不是故意想害林軒,好乘機上位了。

    林軒擺了擺手,制止了程處默兩人,看著薛仁貴說道:“說說你的看法。”

    “阿史那社爾沒有直接投降,非要大將軍前去和他見面,實際上除了想和大唐談條件,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對大唐不信任,想要看看大唐對他有多重視罷了。”

    “如果大將軍不願意去,他很可能另想他法。”

    林軒讚賞的點了點頭,不愧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薛仁貴,即便現在沒有經驗,但是眼光卻絲毫不差。

    阿史那社爾確實有心投降大唐,但是如果大唐不能給他足夠的好處和尊重,他也不是非要投靠大唐不可。

    如果西突厥和薛延陀逼的太緊,他完全可以帶兵深入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