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落無白 作品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李淵教子

    李世民的性格,他非常瞭解。

    他當初就預料到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終有一天會兵戎相見。

    為了大唐的安穩,為了大唐的萬世基業,他已經做好了犧牲李世民的打算,早早的就開始消弱李世民的勢力。

    在李淵看來,只要他活著,不管是李建成還是李世民,即便斗的不可開交,也不會生死相向。

    就是因為他從未想過李世民會在他還在的時候動手,才讓李世民那麼容易成功。

    作為開國皇帝,哪個是簡單的?

    如果李淵有了防備,李世民是不可能成功的。

    李淵也想過,為什麼李世民會動手?

    後來他想明白了,那些都是他逼的。

    面對他的打壓,李世民或許願意隱忍,但是他底下的那些人,卻不會願意。

    李世民完全可以隱忍到李淵死後在動手,但是他手底下的那些人呢?

    誰知道自己能不能堅持到李淵死後?

    那些人都是人精,誰也不是傻子,為了自己,自然會逼著李世民動手。

    但是從這件事裡,李淵對李世民更加了解了。

    李世民完全可以等李建成繼位以後,對他動手的時候,佔據大義,進行反擊。

    這樣李世民根本不用揹負殺兄囚父的惡名。

    很多人會說,如果等那麼久,誰知道會出現什麼變故,為什麼要冒那麼大風險等下去。

    但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就沒有風險麼?

    當時李世民只有八百人,要是他不能快速解決掉李建成,控制住李淵,那麼死的就是他了。

    但是李世民骨子裡就充滿了冒險精神。

    等到李建成繼位,即便他能成功,誰知道需要打多久?

    等他打敗了李建成,大唐又會殘破成什麼樣子?

    哪有玄武門之變來的快捷?

    現在李世民對草原也是這樣,如果這次不能滅掉西突厥和薛延陀,等大唐積蓄幾年,在打個幾年,這拖的太久了,他根本等不了。

    高句麗、吐谷渾、吐蕃……

    大唐周邊有那麼多國家等著他征服,他不願意在草原浪費太多的時間。

    李世民沒有說話,李淵雖然說的是事實,但是他不覺得自己做錯了。

    有生之年,他想蕩平大唐周邊有威脅的國家,給後人留下一個盛世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