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九百零七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胡濙對付讀書人最是有辦法,因為胡濙最是知道這些讀書人的痛腳。

朱祁鈺不放心交給其他人去辦,他著實是有些擔心,查抄這等書籍,辦著辦著辦成了當年青苗法,本來給百姓災年救急的制度,變成了索命的刀,倍之這種招數,屢見不鮮,一旦事件擴大化,最後的結果,朱祁鈺都沒法控制。

胡濙聞訊之後,在下了課之後,晃晃悠悠的來到了講武堂聚賢閣。

“陛下勿憂,這事兒其實好辦。”胡濙頗為老神在在的說道:“容臣慢慢道來。”

“這大軍凱旋的一應禮儀,臣都交給了姚夔打理,姚夔乃是實幹之人,臣這次看的清楚,不會再發生蕭晅的事兒了。”

胡濙沒說這幫讀書人怎麼處置,而是說到了禮部任事,胡濙這歲數越來越大,總覺得自己糊塗了,十多年前看過的東西,現在都記不太清楚了,還要再翻書,當個教書匠綽綽有餘,可是再管著禮部的一大攤子事,怕是真的會誤事。

姚夔這個人,才能絕對足夠,經驗也還算豐富,不貪不腐,只是為人有些木訥,沒那麼多的孬點子,像胡濙這般為陛下灑水洗地可能辦不到,可是禮部的差事,完全足夠應付了。

“朕也在觀察他,確實不錯,這次北古城外,都是他忙裡忙外,的確能幹。”朱祁鈺對姚夔的評價也很高。

姚夔的確很有才能,之所以現在跟受氣的小媳婦一樣,完全是因為珠玉在前,這胡濙實在是好用。

比如這次的事兒,朱祁鈺是萬萬不敢交給姚夔去做的,不是說姚夔有什麼壞心眼,而是姚夔沒那麼多的壞心眼,對付不了那麼多的壞人。

“那臣就把這禮部一應差事都交給他便是,省的誤了國事。”胡濙笑著說道:“說回這***一事,陛下,反其道而行之,咱們如此這般便是。”

胡濙低聲說了幾句,朱祁鈺不住的挑眉,頗為認可。

“這一招反其道而行之,著實是妙,不愧是胡尚書啊。"朱祁鈺看著胡濙滿臉的笑意,這老狐狸,一肚子的壞水。

胡濙卻搖頭說道:“陛下這話說的,臣不提,陛下也要這麼做,不過是臣說出來,臣來辦罷了。”胡濙太瞭解陛下了,他的那些招數早就演示完了,還搭上了賀章的一條右臂,陛下不是沒想到,只是得找個人辦罷了,說陛下沒想到,胡濙一萬個不信,論孬點子,陛下這裡的孬點子,那是老母豬帶胸套,一套又一套。

“那就這麼辦?”朱祁鈺並沒有否認,已經不知道多少次了,朱祁鈺和胡濙的想法,都是不謀而合,老狐狸和小狐狸,都是狐狸,狡猾的很。

胡濙端了端手,臉色有些陰沉的說道:“臣去做,臣不把他們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日後葬在了金山陵園裡,見到了文皇帝,怎麼跟文皇帝交待?文皇帝問:這幫沒心沒肺的東西就這麼編排咱,你就沒做處置?這都到了地下了,總不能再死一次謝罪吧。”

胡濙自始至終只是大明的朝臣,如果他是誰的朝臣,那他便是文皇帝的臣子。

胡濙在永樂朝就巡撫地方多年,而後官至禮部尚書,知遇之恩,是文皇帝的,不是他朱祁鈺的。這麼些年,胡濙用盡了全力輔佐朱祁鈺,其實也是在朱祁鈺身上多多少少看到了文皇帝的影子,才肯如此費心盡力。

無論這胡濙是誰的臣子,配享皇陵的時候,都是配享他朱祁鈺的祭祀,那胡濙便是他朱祁鈺的臣子,胡濙不服?那你爬出來反對啊!

胡濙的招數突出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倍之的典範。

皇帝要查這些歲月史書,而胡濙出的主意是,不能直接查這些書,因為這越是封禁,反而越是讓人信以為真,反而不如放任自流,胡濙要擴大化,將這些涉及下三路的書通通封禁,理由

就是儒生奉若圭寶的公序良俗這四個字入手。

書都是給讀書人看的,這等汙言穢語的垃圾,在仕林傳播,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公序良俗盡喪,誰來負責?

這便是反其道而行之,扛著儒家大義核心主張來做事,擴大打擊面。

這儒生們也不好反對,若說封堵言路,難道用下三路的書來上諫?清流那幫翰林們不把你撕了才怪。

而胡濙真正的目的是將民間這些書坊們進行一番梳理,任由其野蠻生長,反而雜亂無章,不成氣候。

輿論的高地,不去佔領,敵人就會佔領。

胡濙夙來非常反對陛下不在乎名聲這種行為,並且身體力行為陛下灑水洗地了十一年,力保陛下英名無損,功業無虧,在他看來,陛下不去佔領輿論高地,任由酸儒狺狺狂吠,把陛下和諸多昏君相提並論,並不是良好的處置問題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