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七百一十七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

    胡濙看著諸多朝臣,沉默了片刻,繼續開口說道:“諸公,君臣上下惻怛之心,方能仁義皆施。”

    襄王朱瞻墡從入門就開始引經據典,咬文嚼字,好好的誇了一下陛下。

    而後胡濙又用南宋田制變遷,進行了一番長論,甚至得出了陛下是個仁君聖主的結論來。

    隨著農莊法的緩緩推進,大明皇帝的新政,終於傷害到了一些人的根本利益。

    陛下在京師之戰打完之後,陛下推行了幾個新政。

    有吏治的考成法和《憲綱事類》九十五條,成立反腐司反腐抓貪那是祖宗成法,陛下沒把人剝皮揎草,也算不上虐。筆趣庫

    有新貨幣政策,這個政策下,是在計省和戶部共同管轄的大明銀莊所下轄的寶源局、寶鈔局和兵仗局完成,具體而言則是御製銀幣、景泰通寶和寶源局納儲票證。

    海陸並舉之下,還有大明官廠的恢復和開海,市舶司對商舶的管理,並且再次開海,恢復水師,討論海權。

    以及最近在推動的以工代賑,這在大明人的理解裡,就是隋煬帝大興土木,朝士們罵兩句亡國之策亡國之君,再背地裡罵兩句大皇帝真有錢之外,也說不出什麼。

    但是田制的農莊法,這個在最初看起來和軍衛法並無二致的田制,隨著講武堂和講義堂的天子門生不斷增多,終於露出了它本來的面目。

    這是陛下的萬夫一力,這是陛下的天下無敵。

    新政的不斷推行,終於來到了矛盾激化和針鋒相對的時候。

    大明皇帝前往江西‘白沒’十八宗族的田產去了,這讓朝中多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襄王和禮部尚書為大明皇帝洗地,其實就是團結隊伍,統一人心,防止忠誠的順天府不再忠誠,那會出大亂子的。

    畢竟人心散了,隊伍就沒法帶了。

    胡濙斟酌了一番開口說道:“我大明以業著籍,曰:凡戶三等:曰民,曰軍,曰匠。又云:凡軍、匠、灶戶,役皆永充,皆世襲。”

    大明的戶制一共是三大類,民、軍、匠,而軍戶、匠戶和灶戶(匠戶的一種)的差役,是世襲的。

    其實大明還有一種戶籍,叫賤籍,被流放之人和教坊司的娼妓,以及沒在大明編民齊戶的蠻夷,都是賤籍。

    “諸位可知,兩宋戶制是何等模樣?”胡濙拋出了一個問題,看著所有人。

    朱瞻墡有些迷糊,這說建立官鋪之事,怎麼又繞到了大明戶制和大宋戶制的區別之上了?

    戶部尚書沈翼稍微回憶了下,立刻說道:“兩宋的戶籍分為主、客戶,有常產者為主,無常產者為客。”

    “又以常產多寡,分為五等戶,州縣公吏的官戶與一等、二等戶,為形勢戶,就是勢要豪右之家。”

    按照陛下的說法,這類的人就是佔據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

    胡濙含笑說道:“那鄉村戶和坊郭戶呢?鄉村戶為五等,那坊郭戶分為十等,敢問沈尚書,這個坊郭戶,這十等又該如何劃分?”

    沈翼不明所以的回答道:“住在縣州府城池外民舍草市的為下二等戶,有產則為九等主戶,無產遊墮賃舍而居,為十等客戶。”

    “住在外城的分為上中下三等,住在內城又分為甲乙丙丁戊五等。”

    “住在城裡的大部分都為主戶,以居住坊不同劃分。”

    “這和官鋪法有何關係?”沈翼對戶制自然是聊熟於心,所以回答的速度很快。

    胡濙看著沈翼說道:“鄉村戶和坊郭戶,分主客,鄉分五等,坊郭十等。”

    若以大明京城為例,這東城西城為內城,則為甲乙丙丁戊五等戶,距離核心地區越近,則門第越高。

    一等戶自然是大小時雍坊的官戶。

    若是住在外城則為上中下三等戶,距離內城越近,則門第越高。

    城外民舍和遊墮之民,則為下二等戶,居無定所,受僱於城中的老爺們,做牛做馬不說,還要被坊郭戶罵成臭要飯的。

    胡濙看著沈翼再問道:“沈尚書,城外民舍和草市的下二等戶人數最多,他們從何而來?”

    沈翼愣愣說道:“自然是…鄉村戶裡失地的百姓。”

    胡濙嘴角勾出了一個笑意說道:“官鋪既然困難重重,那不辦也行,把鄉村戶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