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九十二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

    大明皇帝釣不到魚,連遠在大寧衛的脫脫不花,都有所耳聞。

    但是大明皇帝打窩的水平,一向讓人欽佩不已。

    只要陛下不親自下場撈魚,只是打窩,那基本上都是三個指頭捏田螺,十拿九穩。

    朱祁鈺翻身上馬,帶著一眾緹騎,向著松江府城外奔馳而去,數十名緹騎並未豎起龍旗大纛,跟在陛下的身後。

    數十騎兵奔跑,氣勢雄壯,四蹄生風的駿馬,奔馳在一望無際的棉田之中,強勁的馬蹄踏過了泥土,落下了重重的腳印,噠噠的馬蹄聲,響徹大地。

    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籲。”朱祁鈺勒馬駐蹕,看著面前的小村落,終於來到了自己想要到的地方。

    上海縣高昌鄉下轄的一處村落。

    宋祥興元年、元至元十五年,元世祖忽必烈與朝中宰相伯顏奏對談論南方海運之事,命羅璧、朱清、張瑄三人,至上海設縣,造遮洋船六十餘艘,試行海運,當年四萬六千石漕糧順利抵京。

    次年,元世祖再次下旨,將華亭縣東北境高昌、長人、北亭、新江、海隅五鄉二十六保之地,設立了上海縣,自此上海縣城裡,七萬兩千餘戶,專事漕糧海運。

    之後四十六年的時間,上海起運漕糧逾八千三百萬石抵京,幾乎囊括了大半的江蘇與部分浙江漕糧。

    朱祁鈺的目的,自然是上海縣高昌鄉轄下的一個村落,名叫海潮村。

    朱祁鈺翻身下馬,緹騎們動作整齊劃一,一共十二個人分成了四組,向著村裡而去。

    他們要去清道,看看有沒有什麼危險。

    朱祁鈺站在村口泥濘的馬路上,看著面前的村寨,開口說道:“這海潮村又叫楊家村,都姓楊,楊家村有楊老爹,有三個兒子,叫楊金、楊銀和楊鐵,楊銅三歲夭折了。”

    “楊鐵有兩個姐姐,一個叫楊春,一個叫楊夏。”

    松江府尹陳宗卿和松江巡撫李賓言,已經隱隱察覺到了不妙,陛下從九天之上,忽然來到了凡間。

    海潮村坐北朝南,路邊都是農田,因為昨日下過雨,道路略顯泥濘,路邊堆積著糞便,不時傳來一陣陣的惡臭,這些糞便可都是有主的,要灑在田裡。

    而村裡大多數都是土坯的矮牆,若是房頂有瓦,還有磚牆,那在村裡是闊綽之家了。

    “看見沒,村裡在敲鑼打鼓,這是楊鐵準備成婚。”朱祁鈺看著緹騎們回來,便向前走去,他們是綾羅綢緞的大貴人,一進村,那些孩童就被嚇到了一樣,跑的飛快躲在矮牆下好奇的看著一行人。

    朱祁鈺深一腳,淺一腳踩著泥濘的道路,向村裡走去,一邊走一邊說道:“這海潮村還有那邊三個村,近萬畝田,全都是高昌楊老爺的地,海潮村全都是楊老爺的佃戶。”

    “這楊鐵出生的時候,他母親就病了,生育了六個子嗣,元氣傷了,這楊鐵還沒滿月,苦命的女人,就撒手人寰了。”

    “楊鐵,兩歲的時候,患了四六風,本來以為沒治,但是卻活了下來。五歲的時候,楊鐵就開始給楊老爺放牛,偶爾也會放羊。”

    “楊老爺是個大善人,看楊鐵小小年紀便沒了娘,就時常給楊鐵點糠面,糠,糟糠,就是穀物褪的皮,貧者食糟糠啊。”

    “這楊鐵,就靠著楊老爺的善心,活了下來。”

    話說到這,陳宗卿嘴角抽動了下,總覺得事情不是那麼簡單。

    朱祁鈺說著話,就在緹騎的引路下,找到了掛著一抹紅布的院落前,朱祁鈺停下了腳步,站在老槐樹的樹蔭下,滿不在乎的坐在了石頭上。

    他這裡,可以完完全全看到楊鐵的家,三間房,院牆只有半人高,土坯的院牆塌了半截。

    朱祁鈺坐定後,繼續說道:“楊鐵七歲的時候,就開始跟著他爹下田幹活,幹到十五歲,就像四十歲一樣,皮膚被太陽曬得開了裂,滿臉的褶皺。”

    “喏,那就是楊鐵。”朱祁鈺看到了楊鐵出現在了院落裡,對著眾臣們說道。

    一個黑黑瘦瘦,大約只有五尺高的孩子,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目光中,那孩子的眼中帶著畏懼,因為老槐樹下,那些綾羅綢緞,前呼後擁的人,在打量著他。

    這是個孩子,但是皮膚被曬得黝黑,臉上居然出現了褶皺。

    這十五六歲的年紀,是膚質最好的時候,可是這孩子的皮膚像極了身後老槐樹的樹皮。

    朱祁鈺波瀾不驚的繼續說道:“楊鐵和大多數農村的孩子一樣,讀書?什麼是書?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他們一家人,給高昌的楊老爺當牛做馬,全家人夏幹三伏,冬幹三九,一年到頭從雞叫忙到鬼叫。”

    “一家六口人,楊老爹、楊金、楊銀、楊鐵、楊春、楊夏,六口人,一共就兩條褲子,大姐二姐十八歲了,在家裡還是光著腚。”

    “老話說得好啊,窮生惡計,富生良心,這楊春、楊夏光著腚,好不知羞耶。”

    說到這裡的時候,朱祁鈺的語調略微有些上揚,但依舊平靜的繼續說道:“種出來的棉花,全都歸高昌楊老爺,楊老爺把棉花賣了,買了糧再給佃戶們分,六口三丁分六石糧,就是七百斤。”

    “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一年六石白糧,能幹啥?這糧食根本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