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

    倭國勢弱,是大明對琉球郡縣化的前置條件,這句話聽起來,並不符合大明的高道德要求。

    “其實倭國是自己亂起來的。”唐興看李賓言的表情,就知道這個讀書人有一點於心不忍,畢竟倭國亂起來,受害的還是最窮苦的百姓。

    倭國的百姓有什麼錯呢,可誰讓他們生在了倭國。

    倭國的一揆起義,是鬥爭最激烈、傷亡最大、成效最低的一種鬥爭方式。

    可倭國的百姓,和大明有什麼關係?

    李賓言嗤笑了一聲,搖頭說道:“我在松江府任職五年,四處走訪瞭解了很多,除了在洪武、永樂年間,這百年來,大明百姓深受倭患之苦。”

    “仁恕,是陛下的本務,身為臣子,忠君之事才是本務。”

    唐興一愣,想到陛下的那個性子說道:“就朝中這局勢,誰敢為倭國說一句話,一個通倭的屎盆子扣頭上,比扒灰還臭。”

    大明對倭國有經濟利益,那就是那些金山銀山,是緩解大明錢荒的有效手段。

    大明對倭國有政治利益,開疆拓土,想要穩住琉球、雞籠島這些海外疆土,倭國不肯勢強。

    大明對倭國有文化利益,通倭的罪名可比通敵要重的多,但凡是涉及到倭國,那必然是滿朝文武,支支吾吾。

    壓死孔府的是通倭大罪。

    大明在倭國有軍事利益,保證大明海疆安全,是大明水師的本務,也是所有勢要豪右鉅商富賈們的訴求,否則倭寇遍地,如何海貿?

    在大明,沒有人為倭寇說話,倭國的國名是日本,除了冊封日本國王之時,大明大都用倭國稱之。

    “琉球這邊怎麼回事?”唐興不再談論倭寇,有山野銀山這個攪屎棍在,倭國根本無法形成對琉球郡縣化有威脅的合力,而是說起了琉球。

    李賓言將事情全須全尾的講了一遍。

    大明的官員覺得在海外,天高皇帝遠,就不把琉球百姓當人。

    譬如那椰油、椰幹、椰奶、魚油、蚌珠、漆器等生意,第一批送來的官僚我行我素,變本加厲,最終逼得百姓閉市躲避橫徵暴斂。

    譬如聖旨明言,免賦稅三年,這幫官吏故意找幾個北方的吏員宣諭,當地百姓本就是跟著久米士族用的是閩南語系,壓根聽不懂朝廷的詔命,賦稅徭役照舊不替,巧立名目,苛捐雜稅,拉攏豪紳,交稅捐款,如數奉還,三七分賬。

    這類的事情很多很多,李賓言只是挑了其中幾件重點的事兒說,陳福寅當初在琉球當椰子王,和琉球百姓同舟共濟、共抗倭寇那點情分,已經消耗的乾乾淨淨。

    李賓言總結性的說道:“這些人來到這兒,壓根就沒想著琉球現在是大明疆土,也沒想著當琉球人是大明人,更有些故意為之。”

    唐興有些懵,聽來聽去,都是這些官場上的腌臢事,就這點事兒,還至於李賓言親自跑一趟琉球?

    要知道李賓言可是松江巡撫,南衙雙煞,多少事等著李賓言做?

    松江府通衢天下百貨,何等重要?

    “倍之?”唐興探著身子輕聲問道,他只想到了這種可能。

    李賓言伸著手低聲說道:“倍之。”

    “膽子忒大了!”唐興猛地站了起來,面露驚恐。

    明知道陛下劃拉的那條線在哪裡,還要搞這種把戲,這不是找死?

    沒做好事是無能,破壞大明國策,那是無德。

    無德無能之輩,享國之俸,食君之碌,貪財逐利本已該死,甚至故意破壞大明開海國策,他們不死誰死?

    大明的當今陛下,不想做天可汗,更不想做萬國之主,大明的皇帝曾經說過,陛下首先是大明的陛下。

    陛下心裡那杆兒秤,始終是傾向於大明的,這是毫無疑問的,也是琉球國王尚氏之前不敢告狀的原因。

    琉球剛剛開始郡縣化,陛下對新闢之土,政策上的確有傾向,可是心裡還是向著大明。

    若非奔著陛下逆鱗去,這十四官吏,八成還是流放,可是他們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陛下了。

    李賓言示意唐興稍安勿躁,搖頭說道:“就是個苗頭,我不太放心,就過來看看。”

    倍之,是一種極其可怕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