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

    這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並非如此。

    倭國有銀礦,而且很多,孔府已經在石見安營紮寨,那群孔府餘孽,依舊在倭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而大明的海商對倭國的銀礦垂涎欲滴,金濂臨終的時候,都對錢荒,念念不忘。。。

    大明不是沒有開拓性,是大明已經拿到了能夠穩定統治的絕大部分的區域,而且一些不能穩定統治的地區,也是先佔下來,現在受限於條件不能穩定統治,但是不代表日後不可以。

    比如在唐宋元時,無法有效通知的川藏、貴州苗疆等地,現在也在一步步的改土歸流。

    川藏的兩條驛路也是證明。

    當年洪武年間,修了甘藏驛路,永樂五年,開始修雅州烏斯藏驛路,兩條驛路設置了二十六個大型水馬驛,將近七十多個小的驛站。

    朱祁鈺讓彭遂帶在船上,埋在各種島嶼上的石碑,也是這個道理。

    所以,大明不是失去了開拓性,甚至為了開拓和穩定統治,即便是神武如明太祖高皇帝,也受了許多的委屈。

    洪武年間,南北分裂嚴重到了南北榜大案,北宋末年丟失掉了絕大多數的北方土地,自此以後南北割裂就成了這片土地上的常態。

    朱元璋只能捏著鼻子認了忽必烈是草原真人,也是基於政治需要,也是基於領土需求。

    朱祁鈺並不認為埃萊娜的話是對的,只能說擴無可擴,大明已經把手腳伸到了能夠穩定統治的邊緣。

    “其實應該讓胡尚書和尼古勞茲多嘮嘮嗑,看看羅馬的殖民地模式,大明有沒有借鑑的地方。”朱祁鈺看著興安說道。

    世界的發展格局,大抵就是羅馬的殖民地模式,和中原王朝這種,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佔一地一城就是一地一城實實在在的領土。

    興安笑著說道:“陛下,胡尚書整日裡和尼古勞茲辯經,這些事似乎討論過了。”

    “只是胡尚書對這種敲骨吸髓的統治手段,相當的不屑,常與人言:其道短視,無長治,更無久安。”

    朱祁鈺靠在藤椅上有些奇怪的說道:“其道短視,無長治更無久安,胡尚書,可真是一語中的啊。”

    胡濙真的是禮法大師,這短短的幾個字,道盡了羅馬模式發展的侷限性。

    這個道路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對殖民地的人民進行慘無人道的統治和朘剝,最後爆發激烈的殖民地和宗主國之間的矛盾,不能長久治理,更不能長久的安定。

    比如帶英帝國的後花園蘇格蘭。

    朱祁鈺提出了一種可能說道:“殖民地不求長治久安,賺錢就是,按照華夷之辯的話,蠻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何必久安?”

    興安想了想問道:“陛下,貴州也要做殖民地嗎?對貴州百姓極盡朘剝,等到榨乾了,然後棄之如敝履。”

    “遼東、川藏、西域、漠南、漠北、交趾、占城,瓊州呢?”

    興安問的這些地方,都是大明正在改土歸流的地方,在大明的話術裡,這叫王化。

    朱祁鈺立刻搖頭說道:“那必然不可能!那是朕的領土,上面的百姓,都是朕的臣民!”

    “即便是眼下,朕的王師暫時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前往,但終歸有一天,是要去的!”

    “都是朕的!”

    興安滿是笑意的繼續忙碌著,也不再說話,陛下已經全然明白了。

    興安的這個問題,在問陛下,能接受大明治下這般人間煉獄的模樣嗎?皇帝的答案是當然不可能。

    這就是問題所在,在當今陛下的眼中,舊港宣慰司都是皇帝的後花園。

    所以問題來了,皇帝的統治欲是沒有極限的,那麼殖民地模式,對大明而言根本不可能。

    大明或者中原王朝的政治思維中,核心區域是必須緊握在手中,三國、東晉、南北朝、南宋,在傳統的價值觀裡,不算是大一統王朝,是要被唾棄的。

    而邊方地區或者無力有效統治的地區,則是以軍事羈縻統治,設置宣慰司,派遣親王、國公,安定、統治一方。

    邊緣地區,即便是無法設立宣慰司,也要讓他們俯首稱臣,逼著他們朝貢,任命他們的國王和統治者。

    哈密王、瓦剌的恭順王、朝鮮的李氏朝鮮,倭國的室町幕府,都是基於此。

    大明和羅馬的政治架構從根本上不同,就決定了這種鬆散結構,只求利益的殖民地模式,根本無法在政治上推行。

    搞殖民地,皇帝第一個帶頭反對。

    這還不算清流言官們的反對和基本的政治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