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

    關西就是京都府、平安京、奈良、難波京一帶。

    而關東則是東京、埼玉、千葉、神奈川一帶。。

    關西這幫人都姓源,關東那幫人都姓平。

    室町幕府的徵夷大將軍足利義政,佔據關西,按照大明正式稱呼,應該叫源義政。

    而現在鎌倉府佔據關東,鎌倉府的頭兒,鎌倉公方足利成氏,應該叫平成氏。

    倭國這攤子事,其實想弄明白,非常的簡單,就看他姓什麼就是了。

    “正如費商總所言,才需要大明的幫助啊,我們可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今參局開口說道。

    一衣帶水可不是這麼用的,今參局,顯然對中華文化一知半解。

    這也不奇怪,倭國不就這個樣子嗎?

    學來學去,三分人樣沒學會,七分獸性根深蒂固。

    一衣帶水出自隋文帝之口。

    當時隋文帝登基稱帝,南方有陳後主陳叔寶的陳朝尚在,隋文帝向僕射高熲詢問滅陳的計策。

    隋文帝對高熲說:「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隋文帝果然滅掉了陳後主,一統中原。

    今參局不知道這個詞的出處,按照倭國的地位,他們的室町幕府都是因為大明冊封才穩住了政權,是斷斷不會如此說的。

    或者說倭國滿是狼子野心,等待有一日中原王朝式微,僭越正朔之位。

    費亦應想了想說道:“我是個商人,無利不起早,見錢眼開的很,若是有個好價錢,我自然還是會來的。”

    大明對倭國最大的需求就是銀子。

    各大市舶司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倭國的商舶不得入港,貢舶十年一次。

    也就是說當下的情況,是大明的商舶可以來倭國,而倭國的商舶,到不了大明。

    這麼做的目的,當然將把倭國封鎖起來,然後壓榨倭國的銀礦。

    這件事,大明辦得很髒,卻沒有人為倭國求情。

    在大明,通倭是一項很嚴重的指控。

    風憲言官足夠的膽大包天了,但是很少用通倭這個詞去彈劾朝臣。

    這個罪名,不是可以胡亂扣帽子的,御史言官,一旦彈劾某人通倭,就代表著徹底撕破臉皮,不死不休。

    通倭在大明是滿門抄斬的大罪,用通倭去彈劾,是殺人全家。

    如果朝廷查補之後,發現是誣陷,那問題就極為嚴重了。

    幾乎所有朝臣對倭寇之事,唯恐避之不及,哪裡還會沾這種事?

    倭國甚至連錢幣都無法鑄造,只能使用永樂通寶,在如此低效的生產規模下,倭國想要任何東西,都需要大明的商賈帶過去。

    這個時候價格多少,就是大明商賈們說了算了。

    無論大明的商賈賺多少,都要繳納稅賦,六分的關稅,還有三成的鑄幣稅。

    如果這個商賈的規模越來越大,不可避免的就要接觸到寶源局的承匯兌業務。

    那麼這個商賈賺的銀子,最後都送到了寶源局,最後通過計省,源源不斷的流入大明朝的方方面面。

    對於商賈而言,這便利的、有信用保障的承匯兌業務,是他們無法拒絕的美味。

    一如當初陛下強入南京,隨後留下了銀幣走後,他們再也回不到用銀錠子交易的時候一樣。

    一旦接受,他們便再也離不開陛下的手段了。

    就如同那福祿三寶,嘗過了,就再也忘不了。

    今參局和足利義政顯然知道大明各大市舶司的潛規則,否則他們也不會傳見費亦應了。

    “價格的事情,自然好說。”今參局輕笑了一聲說道:“這次的價格,費商總可還滿意嗎?”

    “滿意,滿意。”費亦應連連點頭,這次他四十多條船,毛利可是賺了上百萬,最後能留下四十多萬的純利。

    這一趟真的是大賺特賺。

    “那就好。”今參局鬆了口氣,看向了胡吃海塞的唐興。

    今參局眼神裡滿是閃爍的問道:“這位郎君是費商總的護院嗎?”

    費亦應硬著頭皮說道:“是。”

    “費商總也知道,倭國如今是多事之秋,有此勇士助陣,我關西源氏感激不盡。”今參局的眼神不正常,正在大快朵頤的唐興眉頭緊皺。

    這女人都有身孕了,還在打什麼主意?!

    “是這樣的!”費亦應伸出手來說道:“御令請聽我說。”

    “大明乃是禮儀之邦,自太祖高皇帝廢奴之後,我大明雖然亦有官宦勢要養閹奴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