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

    “很好,想法很不錯。”

    朱祁玉認真的看了許久的奏疏,才慢慢合上說道:“想得挺美的,也計劃的挺周詳的,但是不能建,興安,歸檔吧。”

    徐有貞的奏疏非常好,但是朱祁玉不能批。

    徐有貞一聽就有些急了,急切的問道:“陛下,黃河水,大江橋,治不好,修不了。”

    “臣這個奏疏為什麼不行呢?”

    “而且陛下,只需要一百七十萬銀幣,工期三年到五年,就能建成,從此天塹變通途啊!”

    徐有貞在奏疏中,提到了他的暢想,他想在長江上建座橋。

    確切的說是徐有貞在武昌府規劃了三個修橋的路線。

    從武昌蛇山到漢陽龜山;從武昌鳳凰山至漢陽龜山;從武昌徐家棚至漢口。

    還進行了橋樑設計標準、橋式選擇、工程預算方面,作了詳細規劃。

    規劃十分周詳,連工程預算都做好了。

    以徐有貞簡在帝心,聖卷正隆的狀況,徐有貞這橋,但凡是修的有一點問題,那徐有貞自己腦袋搬家事小,連累家人事大。

    徐有貞的想法不可謂不大膽,而且提出了三種修橋的方法,每一樣,徐有貞都進行了一番驗證,切實可行。

    朱祁玉倒不是擔心奇觀誤國,一百七十萬銀幣,就是戶部不肯給,大明皇帝從內帑劃拉劃拉,也能批給徐有貞。

    朱祁玉看著徐有貞十分確切的說道:“三丈深的旱期修築河墩,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兒,你的想法都很不錯,但是目前大明造不出來。”

    “而且你提出的鋼架橋,想法更好,但是你知道你這一座橋需要的鋼,要多少嗎?”

    “以眼下大明一年所有產的鋼都給你,都不夠,而且這鋼料還不見得能達到你的預期。”

    徐有貞喃喃的說道:“造不了?”

    朱祁玉肯定的說道:“造不了。”

    大明的鋼鐵產量與質量,是限制大明皇帝敲奇觀的根本原因。

    主要是質量。

    不是他不想建,是大明眼下的生產力,真的做不到。

    徐有貞確定旱澇期,是為了疏浚長江主幹道,這一點上,徐有貞沒有忘記自己的本來職務。

    朱祁玉和徐有貞聊起了長江主幹道的疏浚事,這是目前大明能夠實現的,而且經過長期的疏浚事,大明的工部也能積累技術經驗,這些經驗極其寶貴。

    “疏浚烏江的時候,就沒有當地的土司阻攔你們嗎?朕知道烏江沿途的碼頭可不少。”朱祁玉疑惑的問道。

    徐有貞沒有猶豫的說道:“有。”

    “都是怎麼解決的?”朱祁玉眉頭一皺,意識到事情可能不是那麼簡單。

    “殺。”徐有貞言簡意賅的說道。

    徐有貞趕忙解釋道:“最開始疏浚烏江的是大明的四威團營,昌平侯楊俊楊都督,哪裡會慣著他們?”

    “最開始疏浚的時候,就有人暗地裡下絆子,被楊都督剿了幾次之後,便沒人阻止了。”

    楊俊平定播州楊氏的叛亂之後,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清剿餘孽的平叛工作,隨後又在貴州駐紮了一年才開始回京。

    襄王南下貴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將貴州地面,從軍管狀態,改土歸流,恢復民生。

    軍管是一種特殊的狀態,餘孽就是個框,啥都能往裡面裝。

    從貴州到京師一封書信要走九十天,楊俊事無鉅細的奏稟,再得到朝廷回函後再行動,那黃花菜都涼透了。

    朱祁玉瞭然點了點頭說道:“若是有人阻撓水路疏浚事,羈押、查補,該砍頭砍頭,該流放流放,別慣著他們。”

    “長江主幹道的四萬裡水路疏浚事,朕就交給你了。”

    “你有什麼要求,現在就說。”

    徐有貞想了想問道:“陛下,當初昌平侯楊俊在貴州組建了將近兩萬的工營軍,能不能將他們納入朝廷京營的範疇?”

    “這長江主幹道的四萬裡,長江總里程近二十萬裡水路的疏浚事,以及日後巡檢司巡檢等事,都需要他們。”

    這兩萬的工營軍朱祁玉知之甚詳,昌平侯楊俊對這件事事無鉅細的稟報過,疏浚水路,不是個簡單的事兒,需要一隻專業化的工兵營進行技術積累。

    朱祁玉說道:“此事昌平侯已經跟朕提過了,兵部那邊正在核準,過幾天就廷議,應當沒什麼問題。”

    “還有其他的需要嗎?”

    徐有貞認真的想了想說道:“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已經沒有什麼想要的了。”

    徐有貞說的是肺腑之言,之前他去張秋治水,就帶著朝廷一紙公文就去了,後來到了靖安治理河套,他用掉了朝廷二百九十萬銀幣的預算,到了治理烏江的時候,他有了一批極其專業,人數高達兩萬人的工兵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