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六百七十七章 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

    那時候,李賓言痴迷於陛下送到密州的文牘,那些是鄭和下西洋的資料。

    在松江府腳踏實地的忙碌之餘,李賓言最喜歡的就是對著天空發呆。

    “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劈波萬里踏碧浪,乘龍伏虎始登仙。”李賓言轉動著手中的地球儀說道:“我也想去,但是走不開。”

    唐興用力的一拍李賓言的肩膀說道:“嘿,你真想去,就跟陛下說唄,陛下還能不同意?你李巡撫簡在帝心,連我在倭國都聽說了,陛下還能不答應?”

    李賓言露出了幾分憨厚的笑容說道:“陛下之前跟我說過這事,我當時說真的想去,陛下也就讓我去了,但是我沒說要去。”

    “國事私事之間,並不是那麼難以抉擇吧,至少對於我而言。”

    唐興大大咧咧的說道:“沒事,到時候辦啥事的時候,我就說我叫李賓言!”

    “到時候我出海的時候,刻一大堆的石碑,走到一處,就留下一個,寫上…就寫上,大明巡撫李賓言,到此一遊!”

    “雖然你人沒到,但名到了,也算是去過了!”

    李賓言看了唐興一眼,不鹹不淡的說道:“就像在倭國一樣?”

    “就像在倭國一樣!”唐興理所當然的點了點頭。

    他咧著嘴笑的非常開心,殺人放火李賓言,在倭國幹壞事的可不是他唐興,而是李賓言乾的!

    “你還好意思說!去年,浙江巡檢給事中參了我一本!說我在倭國壞事做盡,陛下還下了敕書詢問為何有此傳聞!”李賓言火冒三丈的說道。

    到大明行商的商舶倭商,都在傳大明有個叫李賓言的人到了室町幕府做了大老,還把倭國的御令今參局給拐跑了!

    這件事傳到了給事中的耳朵之中,立刻就參了李賓言一本。

    李賓言的惡名已經響徹四海之內,大家都知道倭國有個無惡不作的李賓言了。

    唐興悶聲笑,就是傻樂,樂了一會兒,就開始胡言亂語,顯然是喝大了,酒勁兒上來了。

    今參局看著唐興就將他攙扶了起來,唐興也不再鬧騰,大呼小叫的準備回去。

    “讓御令見笑了。”李賓言看著耍酒瘋的唐興,也是有些無奈。

    今參局搖頭說道:“我已經不是御令了,沒什麼見笑的。”

    “大明真好。”

    今參局攙著唐興回到了住處,唐興又纏鬧了半炷香的時間,便睡了過去。

    而此時的金山海灘之上,冉思娘光著腳丫子在海灘上踩著浪花,白天人多眼雜,冉思娘不便玩耍,這晚上了,她便央著朱祁鈺到海邊來看海。

    月色之下,海浪很美。

    冉思娘銀鈴般的笑聲不斷傳來,她忽然轉過頭來,捧了一捧海水,向站在幹岸上的朱祁鈺撒了過去,滿臉喜悅的說道:“夫君過來一起玩啊,水很暖。”

    “咱就不過去了,你自己玩吧。”朱祁鈺看著冉思娘那掛著水珠的俏臉,頗為溫和的說道。

    大明皇帝忌水。

    韓山童、劉福通、杜遵道等人稱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揭竿而起,建立韓宋。

    劉福通的紅巾軍,是元末群雄蜂起中極其重要的力量,三路北伐蒙元的壯舉,青史留芳。

    朱元璋也奉韓宋王命,接受了韓宋王命旗牌,受封吳王。

    劉福通兵敗,小明王韓林兒走投無路,朱元璋派人接應,小明王韓林兒便溶於水了。

    大明皇帝忌水,也因此而來。

    “來嘛,這水很暖和的。”冉思娘起了一些心思。

    一個小黃門在興安耳邊耳語了幾聲,興安面色變了幾下。

    冉思娘見狀,也不在纏著陛下耍鬧,便從水中走了出來,略帶些遺憾的說道:“夫君,妾身乏了,咱們回去吧。”

    朱祁鈺看著興安欲言又止的模樣,只好點頭說道:“嗯。”

    冉思娘抿著嘴唇,看著朱祁鈺寬大的肩膀,再看看銀白色的海浪,上了轎攆。

    回到了駐蹕之處,朱祁鈺才眉頭緊皺的說道:“說吧,出什麼事了。”

    ------題外話------

    正所謂:昏君撒彌天謊欲問天下何狀,袍澤話昔日情借名劈波斬浪,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啪!求月票,嗷嗚!!!!!!!!!!!!!!!!!!!!嗷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