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為馳王事渡仙舟

    季鐸歸京了,他從景泰三年出使南衙僭朝,一直忙碌到了景泰六年的十月份才回到了京師。

    他來到了通州水馬驛下榻,休沐梳洗,被告知要從朝陽門入京師,有些驚詫。

    朝陽門是朝中親王以及大臣入城的地方,他一個武官應該從德勝門入城。

    德勝門是大明的凱旋門,得勝歸來之後,都會在德勝門入城。

    當初稽戾王入城是自德勝門入,那是因為德勝門是兵道,陛下把緹騎和京軍排在街道兩邊,為稽戾王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

    當初那麼做的主要原因是怕群情激奮的百姓把稽戾王給弄死了,畢竟京師城中將近幾十萬戶披麻戴孝。

    季鐸以為自己要從德勝門入城,但是卻被告知從朝陽門入,還是禮部通知他。。

    季鐸穿著朝服到了朝陽門,立刻就感受到了京師的大不同。

    他走的時候,京師還遠沒有現在這麼熱鬧,城郭的民舍只有城門半里左右,而現在,朝陽門外的民舍居然連綿了五里遠。

    繁華,是季鐸回到京師的第一感覺。

    短短三年的時間,大明的京師比他走的時候,繁華了數分。

    季鐸想到了自己在南衙的見聞,在南方因為很多城池的人口眾多,導致城池擁擠,許多城池的太守們,不得不把城牆拆除方便百姓活動。

    季鐸初到南衙的時候,對這種拆除圍牆的行為,非常不理解,可是他在南衙的時日稍長,反而覺得假若沒有倭患,這種做法是完全正確的。

    當然一切的前提是沒有倭患。

    朝陽門已經從五鳳樓的城門,整整拓展到了九道城門。

    因為京杭大運河和密州市舶司的關係,從通州水馬驛到京師的貨物遠比其他城門要多的多,所以這九道城門的擴展,的確是不得已而為之。

    太僕寺卿夏衡,原來是順天府尹,現任的順天府尹趙程是夏衡之前的佐貳官,為了辦這事,趙程可是沒少走夏衡的門路。

    夏衡也是奔波於禮部、工部、戶部之間,反覆遊說,最終才把這九道城門給辦了下來。

    本來夏衡以為禮部最難搞定,因為開九道城門,那是違制的,哪怕是承天門也只有五道。

    可是禮部批的速度最快。

    在工部拿出了方案,戶部撥錢之後,胡濙直接以一句禮法豈是如此不便之物,就部議通過了朝陽門的九道城門改建方案,絲毫沒有為大明的發展帶來任何的阻礙。

    禮法不能成為大明前進路上的絆腳石,這就是胡濙這個禮部尚書帶著的禮部風氣。

    季鐸騎著馬在燈市口下馬石下馬,再往前走就到了澄清坊,是御道的範圍,除了陛下可以騎馬飛馳,其他人都得腿著,當然陛下帶的親衛緹騎,還有兵部的掌令官也是可以騎馬。

    季鐸在成敬的指引下,自東華門入了皇宮,從左順門走承天門御道在奉天殿前等候。

    陛下正在奉天殿朝議,要在奉天殿見他。

    一個小黃門大聲的喊道:“宣大同府指揮使季鐸覲見。”

    季鐸拾級而上,跨過了高高的門檻,走進了奉天殿內,三拜五叩,俯首帖耳大聲的喊道:“臣季鐸出使歸來,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朱祁鈺的聲音很平穩,可是就連老七品的監察御史蔡愈濟,都聽出了陛下真的很高興。

    季鐸這才緩緩站起來,將一封奏疏遞給了等候的小黃門,俯首說道:“臣不辱君命,出使琉球歸朝。”

    朱祁鈺笑著說道:“幾次泛舟出海,溝通松江府市舶司於琉球諸島,一路豈止艱辛苦楚?朕知琉球安定,皆因爾等忠勇果敢,朕甚是欣慰。”

    “看賞!”

    興安拿出了一道早就準備好的聖旨,陰陽頓挫的大聲說道:“月吐青山倚艦樓,為馳王事渡仙舟。”

    “槎隨博望從今日,雨罷扶桑定晚秋。”

    “艙外雲飛星欲動,洋中濤起地俱浮。”

    “遙知天路行應遠,記得君平說鬥牛!”

    “出使殊方水國萬里之遙,大明大丈夫意氣沖霄漢,季鐸、嶽謙、袁彬、陳福寅不辭勞苦,不畏…”

    興安大聲的唸完了聖旨,成敬端著一枚奇功牌來到了季鐸的面前。

    奇功牌,開疆之功,自然要給奇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