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

    但對他而言,琉球百姓並非大明百姓。

    久米士族是大明的海外棄民,但是琉球人不是大明人。

    嶽謙想了想開口說道:“那麼決定琉球命運的岔路口上,應當如何抉擇呢?”

    “我覺得可以平定倭寇。”

    “我也同意。”陳福寅表示了贊同。

    季鐸想了想說道:“唐指揮和袁彬的擔憂,說服了我,我不同意。”

    季鐸在表態的時候,變化了態度,因為他發現,他錯誤的估計了琉球的形勢。

    任何一頭鷹都要熬,琉球似乎也要熬一下。

    袁彬是問題的提出者,他不是不同意平倭,而是不同意現在平倭。

    現在是兩票贊同,兩票反對。

    唐興左看看右看看,搖頭說道:“別看我,我不投票,我是外戚。”

    按照大明的最新律法,外戚不能視事,唐興選擇不違背大明律法。

    依舊是兩票對兩票。

    嶽謙左右看了看,想了想說道:“那麼,我做出決定,平倭!”

    “大明和琉球如果在平倭之後,出現了矛盾,那也是內部矛盾,先把倭寇趕出去,關起門來,吵翻天也是咱們自家門裡的事兒。”

    “平倭,刻不容緩!”

    嶽謙是這些人中拿主意的那個人,既然嶽謙決定平倭,那就沒有什麼疑問了。

    袁彬點頭說道:“日後陛下怪罪,我等同罪。”

    嶽謙拿出了堪輿圖說道:“陳福寅,你帶領五千人,進攻首裡城,目的是牽制海盜,不讓海盜和倭寇形成合力。”

    “袁指揮,你帶領三百先登,提前出發,搶佔灘頭,唐指揮,你來領路。”嶽謙看向了唐興。

    唐興有著極為豐富的對倭經驗,從兗州府外的驛站跟倭寇開片之後,唐興的敵人一直是倭寇。

    “沒問題。”唐興點了點頭。

    嶽謙用力的點在了堪輿圖上的位置說道:“喜界島港口灘淺地狹,三桅大船不能等閒靠近,必須要在拿下港口的情況下,才能停泊。”

    “”四百料的戰座船可以,四百料的戰座船,要對先登軍進行火力支援。”

    一個島嶼的周圍其實有許多的礁石,這些礁石就是登島的最大阻力,他們就如同城牆一樣,保護著島嶼。

    只有為數不多的天然海灣,可以成為港口,這些港口就是城門。

    對於如何登島作戰,大明並不熟練,所以他們採用了攻城的辦法。

    派出先登軍,搶佔灘頭,火炮齊鳴作為掩護,先鋒軍緊隨其後,會從四座戰座船上跳上岸進行戰鬥。

    而後就是四艘三桅大船在大明軍隊佔領港口的碼頭之後,停靠在港口之中,釋放大軍。

    如同城門被攻破,港口被佔領,就意味著戰爭勝利的天平傾斜向了大明。

    喜界城就在喜界島的港口三里處。

    喜界島的港口是一個束袋形的海灣,這座海灣,肚子大,口有點小,兩處突出的礁石上可以設立飛炮、箭樓等物,阻擊海上來犯之敵。

    唐興看著堪輿圖看了許久說道:“我那種快船,可以很好的突破這兩側的防護。”

    “在海上,最怕的就是迷失方向,我們的快船由大船拖拽,在距離海灣三十里的時候,開始升帆。”

    “然後在倭寇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快速插進海灣之中,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唐興提出了一個不錯的建議,海灣和城池類比之後,海灣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不能關城門的。

    袁彬十分確信的說道:“這船做起來簡單,一船兩個人,可以快速突防。”

    “我們的精兵之中,有兩百人是錢塘江的弄潮兒。”

    錢塘江大潮洶湧澎湃,其中的弄潮兒,可以憑藉這一塊小舢板,在大潮之中起起伏伏,操船不是問題。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溼。

    弄潮兒大約是世界上最早的專業衝浪之人。

    陳福寅覺得這是一種不錯的突破方式,十分確信的說道:“這船隻需要三日就可以做出來了。”

    緊鑼密鼓的剿滅喜界島倭寇的計劃開始了。

    琉球島的百姓開始製作一種小舢板,三塊舢板拼接在一起,然後中間一根兩丈高的桅杆,加上鉤索硬帆。

    為了加速,他們甚至仿照飛魚的長長魚鰭,為這種小舢板一樣的船舶上,增加了側翼。

    這種側翼,製作起來並不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