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

    吾誰與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各地工匠的勞動報酬不太一樣,但是大抵是相同的。

    就像是北方的糧價為四錢銀,八百飛錢、二百八十文大錢一石,而南衙的米價會稍微賤一點,但是很有限,大約三錢銀一石。

    朱祁鈺對於工匠的勞動報酬,年收入大約在二十銀幣左右,北方略高於南方,均低於京營軍士待遇。

    京營軍士、兵仗局的銀匠的勞動報酬都是最豐厚的。

    “我們的船是不是該稍微造的小一些,瘦一些呢?”朱祁鈺提到了一個問題。

    大明的主要南洋戰艦都是兩千五百料以上的大寶船。

    四百料戰座船乃是二桅,船頭至艄尾共8.95丈,船身中部闊1.65丈,中部船面建有艙棚,舷側有牆雉,可向外射出箭鏃和鉛彈,兩側牆雉掛有碗口銃,以帆布遮雨,塗油防鏽,船艄艙面有望亭,瞭望海面。

    這種戰船的長寬比為5.42:1。

    而封舟,也就是專門用於冊封、承載聖旨的船舶,長44丈4尺,闊18丈,長寬比為2.46∶1,如果畫在圖紙上,就會發現封舟就像是個盒子。

    即便是稍微小一號的寶船,長寬比也接近2.8:1。

    朱祁鈺接著說道:“誠然,寶船高大如樓、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敵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敵又難於仰攻、能行於順風順潮迴翔等等優點。”

    什麼叫做犁沉之?

    大明的寶船在海上,就如同車輾螳螂,鬥船力而不鬥人力,迎面走過去,小船就沉了。

    那些藩屬國的小舢板們,看到山一樣的龐然大物迎面而來,就一個字,怕。

    “但是缺點也一樣的明顯,惟利大洋不然多膠於淺窄、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無風不可使難以操持。”

    缺點也十分的明顯,只能在大洋上行駛,不能入窄小的海峽處,人力不能驅動只能靠風,而且最主要的是轉向困難。

    大明寶船的舵杆高達三丈,十一米長,這麼長的舵杆,依舊無法完成轉向,還需要設置兩舷和艉部旋轉長櫓,輔助轉向。

    “胖船”的好處很多,壞處也很多。

    朱祁鈺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瘦身,最多也就是4.52:1的地步,再小就太胖了。”

    工部尚書石璞認真的思考了許久說道:“陛下兩千料的船長約二十丈,中闊四丈四尺,長寬比為4.43:1,這也是前兩次,下西洋和南洋船隊的主要船型。”

    “有圖嗎?”朱祁鈺問道。

    石璞點頭抽出一張紙說道:“有。”

    朱祁鈺拿過了那張圖紙看了許久,又看了石璞一眼,石璞雖然平日裡蔫不拉幾,不聲不響,從來不表態,但這張紙十分的白淨,證明是新畫好的,可見是早有準備。

    兩千料船的排水量大約在一千噸左右,轉向靈活,有六桅九帆八旋櫓,亦有牆雉、火炮的安置位。

    有隔艙板與船殼板用扁鐵和鉤釘相連,如果一個艙室漏水,立刻放下隔艙板,可以有效防止寶船在海上沉沒。

    “這不挺好的嗎?既滿足了遠洋需要,又滿足了作戰需要,為何後來廢置了呢?”朱祁鈺將草稿紙遞了回去。

    大明的船本身很瘦,怎麼長胖的?

    石璞將那頁夾好說道:“這不是到了後來,就沒有海戰需要,主要行商用途嗎?”

    “原來如此。”朱祁鈺明白石璞的意思了。

    後來大明艦隊已經天下無敵,自然是可勁兒的往大了造,從一千五到兩千五,再到五千料,為了船的穩定,可不就是越造越寬嗎?

    反正也沒人敢打大明艦隊的主意…

    就倆字,豪橫。

    第二個原因,就是為了裝更多的貨物,大明的五千料封舟、兩千五百料和三千料的闊船,就是麻袋裝錢的那個麻袋,當然是裝香料運回國。

    現在航路的情況幾乎回到了當初永樂初年的情況,所以,這種面面俱到小能手的兩千料船舶,自然又進入了工部尚書的視線之中。

    朱祁鈺滿意的點頭說道:“就這個了。”

    不用進行再設計,便可以完成瘦身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