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423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

    王直說王翱可用的意思,就是自己想致仕,陛下說吏部還需要他照看,等待王翱成長,意思是不讓致仕。

    大家話沒點透,但是王直最終選擇了繼續為官。

    這樣選擇,他就背棄了自己的宗族,背棄了琅琊王氏的榮耀。

    他選擇了繼續在朝為官,就不能落葉歸根。

    他們家是琅琊王氏的一個分支罷了,王泰在洪武十五年的詔對之中,奪了第一,他們這支旁支,才被歸宗。

    王直深受家族恩惠,從讀書識字,再到入朝為官,三十四年混日子,也都是王氏供養。

    他選擇繼續做官,就是對家族的背棄。

    王翱的資歷夠厚重了,但是吏部諸事,考成法的推行都在開闢之時,他走不脫。

    一個政策三年才會穩定,五年才會成熟,王直要保證考成法瓜熟蒂落。

    陛下執掌神器,六部尚書分掌公器,他此時若是一走了之,那是背叛大明。

    在背叛大明和宗族之間,王直選擇了背叛宗族。

    其實這不是王直第一次選擇,在正統七年的時候,他作為楊士奇的同鄉,想要倒楊,就是第一次背棄。

    事實上,各大宗族更希望朝廷裡這些同鄉們,能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

    但是王直當時沒有,現在也沒有。

    朱祁鈺看著王直,低聲問道:“沒有什麼困難吧。”

    “沒有。”王直回答的很輕鬆,自從住進了官邸之後,王直其實和宗族的聯繫也斷的差不多了,不過是一次徹底的割裂罷了。

    朱祁鈺點頭。

    他強行留下了王直,並且把王直放在了火架上烤,自然是有他的考量。

    六部尚書,在眼下的大明朝,位高權重,如果六部尚書的權力不能順利交割,會出很多的亂子。

    陳汝言當初就是這樣的例子,資歷足夠,但是能力不足,于謙封侯,陳汝言當了兵部尚書後,于謙其實一直負責著兵部諸事。

    直到陳汝言主動讓賢,江淵上位,兵部的權力交割才落下了帷幕。

    王翱的能力足夠,資歷足夠,但是對吏部的事務還不完全熟悉,他還需要一段時間。

    崇禎皇帝十七年換了十九位首輔,六部尚書走馬觀燈一樣,導致了朝中權責不清楚,最後落得煤山吊死的下場。

    在原來的歷史線裡,景泰三年,明代宗廢明憲宗朱見深太子位,胡濙主持更換太子廷議,在經過了廷議之後,太子更換為了朱見濟。

    在這之後,明代宗因為朝中劇烈的黨爭,頻繁的更換六部尚書,這種更換導致了朝中為了六部明公的位置,展開了極為激烈的爭奪,這種爭奪促使了一大批的投機者出現。

    這些投機者發展到最後,都成為了明代宗的催命符。

    六部尚書的更換,茲事體大。

    朱祁鈺想了想笑著說道:“王尚書,朕給你太子少師之位,負責教授泰安宮皇嗣課業。”

    這是一個保證,王直不會被反攻倒算,不會被挖墳掘墓,會在金山陵園為王直留下一席之地。

    王直滿是笑意的俯首說道:“臣,謝陛下隆恩。”

    王直俯首離開了聚賢閣,走出講武堂的時候,王直陣陣眩暈,這個抉擇對他來說,也不是個輕鬆的事兒,但是他還是選了。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王直選擇一條路走到底。

    而且陛下也給了承諾,太子少師,算是給了他平穩落地的臺階,只要不犯錯誤,身前事,身後名,都不必擔心。

    朱祁鈺看著王直的背影,揉了揉眉心,走到了寶座之上,靠在椅背上,軟篾藤椅,很是舒適。

    但是他略微有些累。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

    王直的故舊之情、戚畹之誼解禎期犯了錯誤,必然有人扣在王直的頭上,接下來的彈劾,就會如同雪片一樣飛到文淵閣,來到朱祁鈺的御前。

    而且很有可能會發生胡濙殺盧忠類似的事,讓王直持續犯錯,然後皇帝陷入兩難的境地之中。

    明明是解禎期犯錯,跟王直有什麼關係呢?

    但是朝中狗鬥,哪裡論過對錯?

    王直在景泰為官得罪了太多的人了,此事一出,必然會引起一輪朝堂的黨爭。

    興安看著陛下略微有些疲憊的神情,歪著頭對著小黃門說道:“請冉講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