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415章 公車詣闕,上書鳴冤

    費亦應猶豫了許久,拿出了一本寫好的題本,放在了李賓言的桌前。

    這本題本是他早就寫好的,有投獻之嫌疑。

    不過費亦應現在是褲襠糊黃泥,不是屎也是屎了,他連夜寫了這題本,就是提醒李賓言,小心一些。

    李賓言拿起來看了許久,嘴角勾出了一抹笑意,他似乎對這件事不是很在意,而是笑著說道:“費商總要什麼?”

    費亦應大聲的說道:“船引勘合。”

    李賓言拿著手中的題本,點了點頭,費亦應是個商人,若是無所求,那才是咄咄怪事,他拿著那本題本放到了一旁,笑著說道:“正經生意?”

    “那不正經,李巡撫也不讓幹不是?”費亦應鬆了口氣。

    李賓言想了片刻說道:“費商總,莫要自誤啊。”

    費亦應瞬間驚出了一聲冷汗,趕忙說道:“船引勘合,我不要了。”

    這莫要自誤四個字,直接差點嚇得費亦應當場去世。

    大明朝的官員什麼時候這麼狠了!

    “費商總誤會了,正經生意就好。”李賓言算是答應了下來,這次大規模的抓捕,也的確影響到了一些三桅海船勘合的發放。

    費亦應以為他過了界,他用自己的題本換船引勘合,這是官商沆瀣一氣,乃是陛下忌憚之事。

    他其實誤會了,李賓言說的莫要自誤,自然是讓費亦應做生意做的乾淨一些。

    費亦應這才鬆了口氣,他有點好奇的問道:“李巡撫不擔心嗎?”

    李賓言點了點手中那份題本,滿是奇怪的說道:“你說這個?不是什麼大事。”

    “我今天見你主要是想說一下船引勘合之事。”

    李賓言叮囑了費亦應許久關於正經生意的範圍,尤其是買得吳船載吳女這種事,若是被發現了,那那是必然要挨重拳的,陛下對這種事很在意。

    費亦應走了。

    李賓言並沒有多看幾眼那本題本,費亦應要說的,李賓言早就知道了。

    在動手抓人的時候,李賓言就想到了會出事。

    鄉賢郡望們,準備行動了。

    漢朝的時候,吏民上書言事均由公車令接待,上書的人,多有因此而被大用者,比如東方朔就是去公車府上書,整整三千多條竹簡,漢武帝看完東方朔的竹簡,任命東方朔為郎官。

    公車詣闕上書,是中原王朝自漢朝之後,一項十分傳統的政治活動。

    嗚冤重審和民眾上書訴說請求的重要場所叫做闕門,公車府衙門就在這裡。

    公車詣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變為了金雞、登聞鼓、肺石、謗木四種制式。

    金雞,多數都是群臣詣闕上表,登聞鼓用於詣闕鳴冤。

    費亦應的題本里就提到了一個正在醞釀的風暴,民變。

    具體而言,就是社會活動家們,看到了李賓言如此暴行,派兵抓人,必然要想辦法去鳴冤,所以「自發」的聚集在一起,然後為這些被抓捕的人「詣闕鳴冤」,也自然會有人找到李賓言「痛陳利害」!

    等到這些嘯聚之人越來越多,事情越鬧越大的時候,陛下只能殺掉李賓言去平息民憤,否則就只能派出大軍進剿平定民憤。

    公車詣闕上書,這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

    李賓言並不是很在意,他事情很多,沒工夫跟這些社會活動家們閒扯淡。

    在大明,社會活動家,就是各種詩社的筆正和詩豪。

    大明的科舉是一項很重要的國策,為了應對科舉,會形成種種詩社,比如長洲社、鳳陽社、汝安社等等,這些社往往帶有很多地方特點。

    這也是大明鄉黨結黨的重要途徑。

    鳳陽詩社的十四位筆正《布仁行惠議》,要求朝廷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割讓大同、宣府兩鎮,換回太上皇朱祁鎮。

    而大明精銳剛剛折戟,應該答應瓦剌人的要求,不興刀兵,給以歲賜。

    換回太上皇,立刻南遷,方能避免亡國之亂。

    當初那十四位筆正以「外其身而身存,後其身而身先,願以身為草荐,任人寢處其上,溲溺其上,而無怨言」的大意志請求陛下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