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誰與歸 作品

第407章 第一次海戰

    在這種跨度之下,已經不是喊兩句板載,就能夠振奮作戰意志的。

    在松江市舶司,大明軍完全戰勝了對手。

    那麼大明的主力戰艦,到底在何方?

    在翁洲。

    在敵人發動突襲的時候,大明朝發動了對倭寇的總攻。

    在松江市舶司的海戰開始的時候,大明軍隊已經佔領了翁洲的碼頭,也就是說,斯波義敏即便是可以回到翁洲,也會面對大明水師。

    大明的總攻開始了。

    翁洲的碼頭被最先攻克,隨後是抽分所,大明的軍隊從三個方向,完全合圍了翁洲城。

    舟山諸島的海盜的抵抗意志有多差?

    事實上,在結成了反明同盟之前,各家各部都已經那開始了轉移自己的資財。

    其實斯波義敏帶著倭寇,一如既往的履行著他們的使命,棄子。

    這些倭寇去襲擊松江府市舶司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大明朝的注意力,為自己轉移財產打掩護。

    但是大明軍來的太快了,近六萬的海盜,不計其數的財寶等物,還未來得及全部轉移,僅僅不到半數的財富離開了舟山列島,向著琉球而去。

    大明朝已經的大軍已經將整個翁洲團團圍住,甚至連碼頭都被佔據。

    火炮聲持續了一上午之後,大明軍開始了有序入城。

    翁洲城的城池很是低矮,四面城牆被轟破了三面,唯一一面,還是大明軍手下留情。

    大明軍隊入城之後,將一座座拒馬安放在了各大路口,這些拒馬,就是坊牆。

    李賓言在四月的尾巴,進入了舟山翁洲城內,開始組織安民工作。

    在五月的第一天,李賓言手持陛下聖旨,將數千名海盜綁縛在巨石之上。

    這些人都是海盜,他們打劫大明商船無數,在進行了第一次查補之後,罪大惡極之徒。

    陛下說了要沉海,那必然要沉海!

    為了裝這數千名海盜沉海的石頭,李賓言動用了三百餘艘船。

    罪大惡極之徒,手上鮮血淋淋,除惡務盡,李賓言組織了舟山百姓觀禮。

    李賓言看著碼頭上人山人海,他們的目光裡全是憎惡,但並非指向了大明軍隊,而是看著那些海盜。

    海盜對外打劫,對內就會懷柔了嗎?並非如此,他們對舟山諸島的百姓漁夫的壓榨,更是無序的。

    李賓言站在海邊,遲遲沒有下令沉海。

    他似乎有點迷茫在思索著什麼,隨後他開口說道:“沉!”

    兩名緹騎,掏出了手中的響箭,射向了天穹,響箭帶著尖哨聲衝上了雲霄,炸出了一個大大的煙花。

    已經完全綁好的海盜們,被大明軍卒一個個的扔到了大海之中。

    咕咚咕咚的響聲和水花從遠處的海面傳來,宣告著舟山海盜的滅亡。

    而李賓言也完全想明白了,此次海戰,大明到底給舟山列島帶來了什麼。

    那就是秩序。

    一個有序的社會,要比一個無序的社會,要強上數分。

    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有星等一樣,秩序也有等。

    海盜這樣的暴力組織的社會秩序,最為雜亂,充斥著各種無序的暴亂。像極了失去了朝堂的朝綱之後,逐鹿天下。

    而南衙僭朝是第二種,是想做好,卻無能為力,朝廷無力解決問題,不能長期維持,這種僭朝隨時有可能滑落像無序,可謂黑道寡頭。

    而第三種則是神器假手於人,朝綱矇昧。

    這類的朝廷,必然是多災多難,但是並不是不可以維持,朝中依舊有賢臣,朝外有忠義之士去維護,跌跌撞撞。

    比如正統年間。

    第四種就是大明此時的模樣,有一名英主,朝綱健全,雖無太多開闢之舉,但足以讓百姓富足安康,通常稱之為治平之世。

    最後一種,就是像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那般,常有開闢之舉,將國力推至巔峰,萬國來朝,上兼備文武大才,下良臣輔佐,萬民一力,則可稱之為盛世。

    大明從鼎盛盛世滑落到三等的朝綱矇昧,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四年。

    當李賓言想明白這個時候,背後陣陣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