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1423章 賑災胡虜

    遼東之地,原有各族百姓兩百萬人左右,其中漢人數量差不多有十分之一,主要分佈在遼東城等靠近遼河的地方以及遼南地區。其餘各族包括高句麗人、扶余人、靺鞨人、室韋人、契丹人等,還有相當一部分混血民族,則分佈在廣袤的遼東各地。這些民族來源複雜,相互語言、文化、習俗不同,矛盾頻發。

    等到大隋往遼東移民了數十萬人口,漢人的數量才勉強佔到三分之一,而且仍舊多集中在遼中、遼南等地。

    在高句麗人撤退之前,為了給隋軍制造混亂,便大肆誣衊隋軍,引起恐慌,煽動百姓作亂。各地的百姓不瞭解真相,紛紛逃散到各地。

    還有一些受高句麗人煽動的地方武裝,劃地自守,抗拒隋軍的管理,甚至與隋軍為敵。

    雖然隋軍在遼東各地有強兵壓制,但各地動亂依舊不斷。

    黃明遠知道,短期內使得遼東如中原腹地一樣的確不可能,但也不能讓遼東成為“中國的巴爾幹”,動亂的火藥桶。

    為了安定地方,黃明遠先是在各縣設置了剿匪司,把各縣已經不再有人居住的山城紛紛隳毀。

    又採取剿撫結合的方式,儘量減少動亂。

    而且黃明遠還下令,凡有三代以內漢人血統的,不論是父親、母親還是祖父、外祖父,都可以加入漢籍。光憑此策,便有數萬人入籍。至於其中是真是假,黃明遠並不在乎,漢人認同的是文化,又不是單純的血脈。

    黃明遠還讓人在各縣建設學校,凡胡族的大族子弟都可以上學,甚至是強制上學。等到這批人成長起來,給各地帶去漢文化,料想胡虜怕是不存在了。

    黃明遠不能殺光所有人,那是自取滅亡。黃明遠要的是以漢文化為主體思想,各民族團結在以漢族為核心的民族組成中。

    這兩年遼東因為戰爭,極其睏乏,很多地方農業生產停滯。再加上高句麗官府為了打贏這一仗,橫徵暴斂,苛捐雜稅繁多,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各地的一些胡人百姓,紛紛無以為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