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1344章 三徵遼東

    進了四月,天氣格外溫暖,黃明遠前往遼東的日子也已經進入倒計時。

    天子伐高句麗之心不絕,誰勸阻都沒用,唯一能阻止楊廣的或許只有黃明遠。

    而黃明遠也知道此時是唯一一次滅高句麗的好機會,否則等到中原完全亂起來,自顧不暇,怕是新佔的遼東之地也會得而復失。

    滅亡高句麗,不僅僅是楊廣的執念,也是黃明遠的執念。冠冕堂皇的理由有千千萬,或許最重要的是黃明遠看他不順眼吧。

    因為上一次東征遭遇楊玄感叛亂,差一點回不來的緣故,楊廣也不敢再輕易赴遼東了,誰知道會不會再有一個張玄感、王玄感。因此楊廣便將此戰全部交給黃明遠。

    朝中眾人見楊廣如此安排,倒是鬆了一口氣,畢竟黃明遠領軍能力比楊廣要靠譜的多。只要大佬不瞎折騰,咱大隋怕過誰。

    這次為了徵遼,楊廣共徵調各州府兵十五萬人,又調左武衛、右侯衛、右屯衛三軍,共計二十餘萬人馬出征。

    這二十餘萬人馬,幾乎是楊廣能調動的全部兵力。再加上遼東十餘萬人馬,共計三十多萬大軍,幾乎可以橫推了整個高句麗。

    當然數量足夠,質量上還略微有些差。

    楊廣給黃明遠的部隊說是二十萬精銳,但實際上多是一群新兵蛋子。這幾年連續動亂,各地府兵凋零,人力資源更是空缺。府兵之中,多是新招募和強徵的新兵,沒有經過訓練,根本沒法打仗。

    當然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國情如此。天子一聲令下,府兵再是稀缺,也不能缺額,只得想盡各種辦法糊弄了。

    而且除了府兵凋零,十二衛禁軍也出現了兵員稀缺的狀況,不符當年的戰力。

    諸衛之中,左翊衛因為大將軍是宇文述,尚且完整。

    右翊衛在第一次高麗之戰中損失慘重,而新任大將軍來護兒主要任務是統帥水師,對其也不感興趣,因此右翊衛並未得到恢復。朝廷在楊玄感之亂後整頓東都防務,最後的右翊衛也被抽調一空,右翊衛已經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