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番外四 楊清兒

    安康十六年九月七日。

    自大明朝廷遷往洛陽之後,信都府的繁華較之以往減弱了不少。畢竟天子帝都自帶的人流量和物流量,非一個普通郡城相比。而當初遷都,朝廷帶走了太多的人口和商戶,使得信都府元氣大傷。

    再之後順天府成了北都,使得信都府在河北的地位大減。天子又在魏郡修了鄴城,同時擴建了北面的真定城,再加上誰都比不了的天津城,這信都府更是顯得江河日下。

    空掛著一府的名頭,號稱河北第一,可無論人口、經濟都不如順天府、魏郡和天津郡,直接跌出了前三。

    年輕人倒沒覺得怎麼樣,他們沒見過信都的盛景。只有那些年紀大的,每每提起當初衛公在時的盛景,都是唏噓不已。

    衛公什麼都好,可咋就不在信都定都呢。

    此時的信都城一如十五年前那樣,沒什麼變化。

    城南、城北,風景如故。

    眼看要到重陽節,大家都在準備著過節。若是從前,年紀大的老人們,除了登高,總要去寺廟裡拜拜佛,求求菩薩。

    可是到了現在,這般景象已經很難見了。

    現在儒道大興,當和尚越來越難了。天子有令,男女非四十歲者,不得剃度。沒有了和尚,亦便沒有了寺廟。一些寺廟實在因為沒有人,都合併在一起。

    現在是寺廟越少,香火越少,人流越少。人流越少,香火越少,寺廟越少,慢慢的,之前的潮流便消亡下去。

    現在的年輕人,都在想著建功立業,或者是掙錢,誰想當苦行僧。所以也沒人會在意城中寥寥無幾的寺廟,更無人在意那些年老的僧尼。

    就像城南的興善寺,只有幾個人,也沒有什麼香火,除了還掛著個牌子,跟普通的民居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興善寺還是當年的興善寺,興善寺裡,住的還是楊清兒主僕四人。

    當初朝廷南遷洛陽,無論是黃明遠還是蕭後,都派人來勸說楊清兒跟著一同南下,但皆為楊清兒拒絕。

    普天之下,何處是家,何處又不是家。

    黃明遠知道楊清兒的性格,也沒有強求。此心安處,便是故鄉吧。

    楊清兒留在了信都,這時光荏冉,便是十五年。

    十五年來,黃明遠當他的皇帝,楊清兒做她的尼姑,二人再無交集。這個時間,太過漫長,漫長到雙方都感覺把對方給忘了。

    自今年開春以來,楊清兒的身體就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