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三章 牂牁盟誓(上)

    既定黔中,歐彥便派遣徐世勣和裴鎮安率領左侯衛三十九軍、四十軍和萬餘荊南土兵向西,征討渝州,而他本人,則繼續率部平定沅陵。

    田氏雖降,沅陵的未歸化蠻人卻還不少。

    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歐彥親率大軍出擊川南的,畢竟戰前的計劃便是荊南軍鑿穿黔中,直襲渝州。

    不過計劃沒有變化快,歐彥平定黔中之後,北面的巴東也傳來消息,太子黃維揚已經擊敗了李唐巴東守軍,佔領了夔州。

    這就使得歐彥這支偏師失去了策應的作用。

    從荊南到渝州,千里之遙,曠日持久,而從夔州逆流而上,從水路輕易便可到達。等荊南軍趕到,渣子都留不下了。

    所以荊南軍根本沒有再出擊的必要。

    不過原定計劃是直襲渝州,歐彥也不好違令。

    於是歐彥便讓徐世勣、裴鎮安二人前往,而他本人留在沅陵郡。畢竟黔中剛下,也得留下一部分軍隊威懾田氏和其他諸蠻。否則在田氏實力大損的情況下,整個黔中,不得亂了起來。

    果如歐彥預料的那般,徐世勣、裴鎮安二人率領兩萬多人,緊趕慢趕,終於趕到了渝州,但還是晚了一步,渝州已經被張長遜攻克了。

    不過二人也沒有辦法,誰讓他們來晚了一步,二人也只得跟著張長遜一同西進,攻打瀘州。

    不過這次二人運氣還是不好。

    沒等大軍西進,瀘州方向又傳來消息,韓王黃明聰率領嶺南軍,已經佔領了瀘州。

    大明南線的軍隊有兩路,一路出荊南,一路出嶺南。其中荊南軍只能算偏師,嶺南軍才是正兒八經的南路軍。

    黃明遠置嶺南軍的目的也很明顯。

    一方面是從南線進行迂迴包抄,堵住李唐南下南中的可能。另一方面便是消耗嶺南的土兵力量,更好地安定嶺南。

    黃明聰自受命之後,便在嶺南征調了四萬多人馬,除了右御衛的七十軍和都護府直轄的四營人馬,還有三萬土兵。包括馮智戴、馮暄、馮士翽、李光度、李暈、鄧文進、寧洄藻、

    寧宣、陳龍樹、龐孝恭、沈遜、歐陽世普、韋闕、秦元覽等人皆帶兵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