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奇 作品

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行動

    唐軍圍著江陵內城整整打了六日,始終沒有破城。李世民的內心如起火一般,江陵未竟全功,而蕭銑又東逃,這段時間,足夠他趕到荊南,抵抗大唐了。

    一旦真出現那種情況,則大事休矣。

    到了第七日,李世民實在等不下去,乃令李道宗繼續圍攻江陵內城,自領一萬人馬,往東而去。

    此時蕭銑尚在巴陵城苟延殘喘。

    巴陵城中,算上蕭銑帶出來的部隊和郭華所部,加起來不到兩萬人,不過憑藉這座堅城,倒也穩固。

    馬上董景珍就要到了,至少還會有兩萬人馬,這是蕭銑留在巴陵城最大的底氣。

    大司馬晉王董景珍,巴陵派的領袖。蕭銑稱帝之後,更是憑藉著手中的兵權城外朝中第一權臣。

    但蕭銑精於算計,提拔楊道生和張繡與之抗衡。二人屢立戰功,地位漸長。蕭銑又任命張繡為大將軍,雖位在董景珍之下,卻擁有統兵之權。之後蕭銑又屢次派張繡征討嶺表、湘沅,逐漸從董景珍手中收回兵權。

    沒了兵權,董景珍話語權大失,在江陵也遭到荊襄世家的反攻。

    董景珍也是硬氣,一怒之下南下長沙。

    蕭銑也知道董景珍的影響力,並不敢激怒他,只得保留職位,令其總攬荊南軍事。

    董景珍在長沙跟土皇帝一般,蕭銑的命令也是時聽時不聽。之前救援林士弘,他就待在長沙不動,坐看蘇胡兒覆滅。

    不過董景珍也不傻,他知道自己出身不高,之所以爵封親王,位極人臣,就是因為他有擁立之功,地位特殊。可若是大梁亡了,無論是投降李唐還是大隋,都不可能換得王位,更不會有這麼自在。

    所以雖然大隋、李唐前來勸降的使者就沒有斷過,可董景珍始終不為所動。

    蕭銑的求援信到了長孫,董景珍聽到江陵失守,也是大驚。他這時候不敢再坐看蕭銑的覆滅,遂領長沙的兩萬主力向北援去。

    一路上董景珍不住地思考著江陵失守的後果。他默默盤算,蕭梁怕是要亡了,同時面對東面的大隋還有西面的李唐,單是一個小小的巴陵定然守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