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誕的表哥 作品

第647章 國易主

    他漸漸發現,自己似乎陷在了一個困局當中。

    一支無形的、巨大的手開始向他壓下來。

    以前他是流寇,楚軍圍剿他,他跑掉就可以,他可以輸無數次。

    但現在局勢翻過來了,現在是他圍劫楚帝,這才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

    本來楚朝與瑞朝正在和談,談到正有進展之時,唐中元察覺到王珍有帶楚帝逃跑的意圖,便果斷下令攻打燕京。大軍以唐節為先鋒,唐中元親領中軍。

    沒想到王珍竟還多安排了一手,唐節的先鋒軍行到昌平,便被孫白谷埋伏了一把。

    當時唐節正率軍要渡過沙河,他本就狂傲,又覺得自己看穿了王珍的伎倆,想要搶在王珍帶著楚帝逃跑前出其不意包圍燕京,再加上立功心切,便有些大意、被孫白谷半渡而擊。

    好在唐節驍勇,再次親自斷後,傷亡倒也不算慘重。

    但孫白谷既然佈下埋伏,唐節偷襲燕京的計劃顯然已經告破,至此他才明白,王珍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接下來,唐中元便急令吳閻王包圍燕京、封鎖楚帝南逃路線,東路大軍也不急著行軍,與孫白谷且戰且進,穩紮穩打逼向燕京。

    那邊吳閻王領了軍令也極是高興。

    東征之初,他本以為等自己繞過太行山,唐中元必已打下京城,便也不著急行軍,一路攻城掠地,沒想到竟還能趕上攻克燕京的功勞。

    他這邊大喜過望,率軍才向燕京進發,卻又在雄縣又與山東兵馬打了幾仗,雙方互有勝負。

    吳閻王急著搶下攻破燕京的首功,拼了老命全力進攻,終於打敗秦玄炳,一路追到白洋淀,才突然發覺過來:楚軍是要吸引自己的人馬,怕是要讓楚帝趁機南逃。

    等他再回過頭北上,楚帝與楚朝重要的臣子已逃出燕京。

    ~~

    是時楚軍還有宣大軍、神機營、神樞營、關寧鐵騎、親軍十二衛,加在一起近七萬人。

    這七萬人如果守衛京城,分散到十二道城門以及皇宮,兵力其實很薄弱。

    但這七萬人開始南逃,唐中元便至少需要調動四十萬大軍才可以圍堵住他們。

    瑞軍東征雖然號稱百萬大軍,其實兩路大軍滿打滿算不過三十餘萬,其中還多是雜兵。

    除了兵力捉襟見肘,唐中元還因為更多事感到焦頭爛額。

    他本想親自領兵追殺楚帝,但京城不能沒有他坐鎮。

    京城百姓需要他安撫、百官需要他招降,他不入京城不足以定人心。

    但一進京城,他便被無數瑣事束縛住。

    他才發現,自己不僅是兵力不夠,更嚴重的問題是,能做事的臣子不夠。

    他唐中元一人一天能做多少事?從出城到進皇宮,一路上供萬民瞻仰就花了整整一天,接下來要祭天、祭地,要封賞,要立章程,楚朝舊臣要篩查,城中留下的楚朝勳戚要清理……

    而這個時候,他的舊部們卻滿心滿腦地想先挑選京城的宅邸,鬧出無數亂七八糟的事。

    歸附的楚臣如伊光耀這樣的便開始指手劃腳想要拘束他的言行,擔心親皇帝鬧出什麼沐猴而冠的笑話。

    原本被唐中元倚為臂膀的大學士劉循,往日裡智計百出,但顯然也沒有一國宰輔的治國經驗,各個衙門的關鍵官員被王珍與左經綸抽調走之後,整個中樞彷彿暫時癱瘓了一般。劉循短時間也沒辦法將架子支起來。

    包括李柏帛,唐中元往日將他視為大才。但其實李柏帛不過舉人出身,未曾出仕過,楚朝三百年下來官制繁冗,絕非西安城瑞朝的小朝廷那樣簡單,他一入中樞便也是兩眼一摸黑。

    ……

    唐中元自己都不知道的是,他坐在這金鸞殿上,和曾經的楚帝周纘一模一樣的焦頭爛額。

    內憂外患。

    逃亡的楚帝要圍劫;遼東要佈防;朝廷一塌糊塗;錢糧又開始告罄……

    唐中元彷彿深陷泥沼,實在抽不身來,只好令吳閻王總領三十萬大軍繼續圍劫楚帝。

    ~~

    吳閻王收到旨意,心中十分不滿。

    功勞也分好壞的,攻克燕京是大功一件,殺掉楚帝也是大功一件,但殺楚帝就得擔千古罵名。

    ——誰知道以後唐中元會不會把自己這個開國大功臣殺掉,到時候他是聖名垂千古的皇帝,自己卻要替他把千夫所指的罪名擔下來。

    但心中再不滿,吳閻王也不敢敷衍。如今馬上就要論功行賞了,若是放跑了楚帝,擔不擔罪名不說,封賞肯定要大打折扣。

    他也只好全力圍攻。

    好在楚軍兵馬雖多,但帶著一眾文臣、嬪妃、家眷等亂七八糟的人有上萬人之多,行進倒也不快。

    雙方一路鏖戰,從順天府打到河間府,殺得京畿大地一片狼藉。半個月後,吳閻王終於在滄州將楚軍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