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翁 作品

第414章 益州趙英

    越仁甚至更加激進地提出:“大涼軍的戰力確實在我軍之上,但是他們越強大,我們越不能偏安於此,一定要對他們進行牽制作戰,讓中原爭霸越亂越好,這樣我們能在益州守更長時間,而且將來出現其他諸侯崛起,我們再投降也不遲啊。”

    大家都明白越仁的隱藏含義。

    只要不是大涼朝廷,任何一位中原諸侯崛起都不至於對他們趕盡殺絕了,因為大家的身份全都是反賊!他們對益州文武也沒什麼好記恨的。

    趙英遲疑地道:“可是,這一戰的結果你們也看到了,我們已經遭遇大敗還要怎麼牽制啊?十萬大軍的規模也不是個小數目了呀。”

    “假如大涼軍真的喪心病狂地來進攻益州,我們反而好辦,就在江州之地與敵周旋,耗死他們。但是如果大涼軍不來主動進攻,莫不成我還要再次進攻江陵不成?”

    這一戰是真的把趙英給打怕了,他可不捨得讓自己麾下的將士無限地衝出益州送死。

    若是他們的兵力折損太過嚴重,恐怕連益州內部都守不穩!

    其他的武將們也露出相似的疑惑。

    這次派出去進攻江陵的,也是他們軍中不錯的軍隊了,大家對於他們的戰力非常清楚。但這支軍隊面對數量劣勢的大涼軍卻慘敗而歸。

    他們雖然自信,但也覺得換成他們帶著本部人馬殺出去,結局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他們不想投降,但更不想送死呀。

    越仁似乎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露出了胸有成竹的笑容。

    “主公勿慮,假如只憑我們益州軍不足以與大涼軍對抗,那麼何不把目光投向外面,與他人結盟,共抗強敵呢?”

    “唔,先生言之有理。”

    越仁的思路其實很簡單,只是益州之地長期困於群山之中,大家的思想也跟著封閉起來,不太容易與外界之人聯合,大家的思路也一時沒有轉過來。

    “問題是,我們一直自閉於益州之地,少與其他諸侯相通,緊急之時,又能求救於誰呢?”

    “再者,我們自己還能靠著群山守住益州,但是若與外界之人結盟,若是大涼軍無力進攻益州,卻進攻我們的盟友,難道我們益州子弟還要到外地支援作戰麼?”

    另一位謀士許陽提出的質疑也非常實在。

    趙英一聽,又打起了退堂鼓,覺得跟外界人結盟也不是那麼好,真的出現那種局面,他要麼讓益州子弟兵冒險出去打仗,要麼就要當一個失信之人了。

    越仁的眼中閃過不悅之色,但被他巧妙地掩飾過去。

    “這樣吧,尋找盟友之事,就由我好好思量,挑選。屬下願向主公保證,將來所結的盟友必定是大大有助於增強我們的實力,同時又不會輕易被大涼軍威脅的對象,您看如何?”

    趙英喜不自禁地道:“如此甚好,一切都仰仗先生了!”

    趙英能發展到現在的地步,離不開越仁的輔佐,對於自己的第一謀士,他一向信任有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