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墮 作品

第1959章 領悟

    對這個劍修他違背了自己的習慣,不是因為他插了半日的秧,也不是因為他肯說實話,這些話本中的虛頭巴腦的東西只能騙騙凡世俗人,真正的大修如何可能僅僅因為這屁大點子事就對你網開一面?

    當自己在傳記小說裡呢?曾經有個陽神劍修為了求得他的一絲指點,整整在黑土原插了五百年的秧,仍然一無所獲,這就是他稷下客的風格。

    之所以心軟了,不是對他,而是對那份久遠的回憶的柔軟;當這劍修施展內劍攻擊時,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一些劍法的出處--西昭劍府!

    那是他曾經的師門,永遠也割捨不去的痛,原本以為已經失去傳承的西昭劍府,有了這麼一個出色的劍修去繼承,讓他倍感心安。

    他沒有劍丸了,他這套東西也不適合打基礎,所以哪怕明知道這劍修一定是找到了將軍的遺府,只是把西昭所學和自己的道統合二為一,他也很滿足,劍術,本身就是在不斷進化,不斷改良中的傳承,任何固步自封,帶來的就必然的止步不前。

    他不是對這劍修心軟,而是對回憶心軟,至少這個劍修的到來,解除了他兩萬年來最大的心障,值得!

    現在的他,終於可以無牽無掛的去追求一些自己的東西,就這點而言,他很感謝這個年輕的劍修!

    ……李績悵然而返,稷下客不願說,他就也不會問,但他可以大概猜到這名踏出兩步修士的出處,從他大氣磅礴的近身劍技中,就能看出一絲將軍的影子;將軍的近身劍技不在西昭傳承之中,但一個曾經追隨過將軍的修士,如果在自身劍丸被毀的情況下,選擇了將軍曾經展現過的近身劍技,這個可能還是很大的。

    最重要的是,在應對李績的遠程攻擊時,稷下客在化解西昭傳承時的手法要比化解軒轅傳承更得心應手些!這種差別非常微小,但對觀察敏銳的李績來說,足夠了。

    他怎麼躲過的滅府之災,怎麼走上的古法之路,未來會做什麼,誰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