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八十章 兩軍匯合擾合肥

    取得益州之後,張武集團只是完善了防禦體系,控制了長江的上、中、下游,只要曹操沒有能與荊州水軍對抗的水軍,就拿張武沒辦法。

    但漢中掌握在曹操手中也是一個隱患,他可以隨時調集大軍從漢中進攻益州。如果張武再把漢中搶過來,那不但益州可以高枕無憂,還可以威脅到關中和涼州,就從被動轉為主動。

    張武取得益州後,天下形勢就已經基本上定了下來,那就是當世僅存的兩大諸侯一南一北進行對峙。這讓張武麾下的文武官員們非常興奮,張武的地盤大了,他們的權力就大了,如果張武能最終一統天下,那他們也會功成名就,封侯拜相。

    比如禰衡,以前就是一個懷才不遇,險些被殺的狂傲書生,現在成了當世第二大諸侯麾下的頭號文臣,處理著半個天下的政事,可謂是大權在握了。當年嘲諷他、看不起他的一些世家大族,現在都要拜求於他。

    如果張武能一統天下,那禰衡就有可能登上當年想都不敢想的三公九卿之位,所以禰衡不但幹勁十足,還經常慶幸自己當初早早投靠了張武。

    真沒想到,當初只有江夏一地,出身並不好的張武,現在竟然佔據了半壁江山,按照張武表現出來的能力,可以稱得上是有史以來也能數得上英明的主公了,非常有希望能最終一統天下啊!

    最關鍵的是,不管是最早跟隨張武的,還是後來半路加入的,甚至是被打敗投降的,他都能一視同仁,從來不猜忌懷疑,只看能力,不論出身。雖然像甘寧、禰衡、魏延、丁奉等等這樣的元老之臣權力和地位要高一些,但這也是非常正常合理的事,這也說明張武是個重情重義的人。

    後來投靠的一些人,只要是有真才實學的,也都得到了重用,現在就連最新投靠過來的黃權和張任等人,也都身負重任,是有實權的統兵大將。

    而且最讓他們放心的是,張武雖然出身武夫,但非常有容人之量,從不因為別人的反對意見而生氣,還能虛心接受別人的勸諫和意見,也從沒有因個人情緒而給別人定過罪,更沒有過濫殺無辜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