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七十八章 攻打皖城

    這就是張武能放心地將揚州的軍務交給諸葛亮的原因,就算諸葛亮有什麼異心,但統兵大將們不一定會跟隨他。趙雲不是個叛變的人,丁奉是張武的絕對心腹,而原江東諸將們也跟諸葛亮不是很親近。

    當然,張武也相信諸葛亮的為人,相信他也絕不是會背叛自己的人,但作為一個大勢力的主公,不能把信任當制度,該採取的措施也必須有,這是對所有人都有好處的事。

    原著中,劉備那麼信任依賴諸葛亮,還先後用徐庶、龐統、法正來平衡諸葛亮的權力。後來徐庶進了曹營,龐統入蜀時被箭射死,法正在劉備進位漢中王的第二年就病死了,等劉備死後,就再也沒有人能制衡諸葛亮了。劉備死的時候,指定了兩個託孤大臣,一個人是諸葛亮,另一個是李嚴。劉備原本是想讓諸葛亮治理政務,讓李嚴在外統兵,互相制衡,但以諸葛亮為主。

    結果李嚴最後被諸葛亮罷黜,廢為平民,其實這也不全部是因為諸葛亮專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李嚴的野心越來越大了,為了提高自己的權力,竟然威脅諸葛亮,說司馬懿用高官厚祿來招降他。

    在場的將領們也都同意呂蒙的計劃,於是諸葛亮採用呂蒙的建議,留丁奉率軍一萬守建業,甘寧率三萬大軍與呂蒙、文聘、蔣欽、朱桓等將去攻皖城,諸葛亮率趙雲、潘璋、馬忠與兩萬大軍佯攻合肥,牽制張遼等人。

    甘寧率大軍渡江之後,徑奔皖城而去,皖城的廬江太守朱光一面派人向合肥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堅壁不出。

    皖城內有一萬守軍,朱光知道甘寧的厲害,根本就沒打算出城交戰,在他想來,一萬士兵堅守城池二十天應該沒有問題。二十天後,合肥的張遼肯定就能率援軍趕到,到時候裡應外合,定能擊退來犯之兵。

    實際上朱光想的也沒錯,皖城背靠大別山,非常利於防守,甘寧為了爭取時間,大軍一到便開始攻城,但城牆上箭如雨下,士兵損失較大,帶隊攻城的朱桓不得不暫時退了回來。

    按照這個情況來看,即使能拿下皖城,但甘寧手下這三萬大軍也得損失不少,還不知什麼時候能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