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謀取益州

    第三條路是從建業出兵,先攻取江淮平原,將戰線推到淮河一線,全據揚州,在壽春屯兵,則東可取徐州、青州,西可攻豫州,北可取兗州。原著中的孫權就是這麼打算的,結果一個合肥就將孫權擋了一輩子,孫權打了五次合肥竟然一次也沒贏,而且每次都是以多打少。

    現在張武已經佔據了荊州和江東,如果要北伐的話,有兩條路可以走,所以漢中那條最難走的路要不要都無所謂,只要能拿下益州確保荊州的安全就可以了。

    所以不管讓誰來看,益州也肯定要比漢中重要,如果張武兩個都想要,很有可能是雞飛蛋打,一個也得不到,不如集中全力先將益州拿下再說。

    其實對劉璋來說,漢中在張魯手中威脅並不大,畢竟漢中只是一個郡,綜合實力比益州差得太遠。而且這麼多年來,也一直是益州主動去打張魯,張魯很少出動出兵打劉璋。

    但如果漢中落在曹操或張武手中,那對劉璋來說可就不一樣了,因為曹操和張武的實力太強,都有滅掉劉璋的實力。曹操有整個北方做後盾,張武也有江南,如果將漢中跟自己的地盤連起來,那益州就徹底被隔絕了。

    所以,如果張武去跟曹操爭奪漢中,且不說這其中的難度,就算張武拼勁全力搶了下來,那肯定也會實力大損,還會引起劉璋的警覺,再想拿下益州就要困難得多。

    一個內部矛盾重重不團結的勢力集團,有可能會在出現強大外敵的時候暫時團結一下。

    對於現在的張武集團來說,先集中力量取益州才是最佳的選擇,大不了以後再想辦法奪取漢中,曹操總不能一直呆在漢中。

    原著中的劉備就是趁曹操率主力離開漢中的時候出兵拿下漢中,現在荊州和江東都在張武手上,以後可以從襄樊或者建業佯裝出兵北伐,從而為奪取漢中創造機會。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北伐成功的幾率是在太小了,貌似只有朱元璋成功了。朱元璋就是從建業出兵,先攻取山東,然後西進河南,向北攻克北京,向西攻取山西,然後是陝西、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