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二百九十九章 攻佔廬江

    建安十四年,荊州牧、鎮南將軍張武在馬超作亂涼州之時,突然偷襲武關,威脅長安。長安守將夏侯淵不敢再出兵攻打馬超,親自率兵到商洛抵擋張武,同時令人急報曹操。

    曹操率二十萬大軍前來支援漢中,而荊州軍主力突然向江東發起進攻,以甘寧為滅吳大都督,龐統、諸葛亮參贊軍機,關羽、張飛、趙雲、丁奉、文聘、劉磐等大將隨軍出擊。

    江東大都督程普與副都督魯肅率軍迎戰,雙方水軍戰於廬江郡附近的水面上,而荊州軍的步兵趁機圍困了廬江的郡治皖城。

    經過五天激烈的戰鬥,江東水軍死傷慘重,終於抵擋不住了。

    魯肅對程普說道:“荊州水軍實力強大,鐵鎖連船難以應對,曹操大軍又被牽制在關中,無法前來支援。為今之計,廬江是很難守住了,不如退往秣陵,依託秣陵城抵擋荊州軍。”

    程普雖然不甘心放棄廬江,但事已至此,再打下去江東水軍就要全軍覆滅了,只好聽從魯肅的建議,撤到秣陵進行防守。

    但皖城那邊還有一萬士兵和呂範、朱恆呢,不能把他倆給扔了。於是程普派呂蒙帶一支船隊去接應防守皖城的呂範和朱恆撤退,等皖城邊撤走後,他再率軍撤退。

    廬江離孫權的老窩吳郡太遠,不方便救援。如果柴桑和豫章郡還在江東手裡的話,程普還有信心能依託柴桑城堅持上一年左右,說不定還能等來曹操的支援。但現在江東水軍不是荊州水軍的對手,皖城又在大江以北,很難與水軍相呼應。

    甘寧也知道這一戰是非常關鍵的一戰,關係到整個滅吳計劃的全局,因此也是以求穩為主,絕不貪功冒進。

    魯肅好幾次設計要將荊州水軍的鐵鎖連船引出來圍攻,但都未得逞,荊州水軍一直保持著陣型,不但各個鐵鎖連船之間互相配合呼應,還有許多樣式新奇的中小型戰船圍繞著鐵鎖連船作戰。

    這些新式戰船速度快,轉向靈活,往往是貼近江東水軍的戰船一陣弓弩齊射後,轉頭就跑。

    呂蒙率軍走皖水來到皖城之外,與守城的呂範取得聯繫後,接應呂範突圍而出。在突圍的過程中被關羽、張飛、趙雲率軍截殺,一萬士兵只逃出來三千餘人,其餘的不是被殺死就是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