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二百八十一章 沒有機會要創造機會

    路程雖然遠,但一路可以坐船,既可以節省體力,又方便運輸糧食,但不能出動太多兵力,因為丹江畢竟不是漢水那樣的大河,後勤運輸跟不上。

    不過,張武又不打算真的去攻打長安城,他的計劃是偷偷的來到武關,看看有沒有機會偷襲一下,佔領了武關。只要荊州軍一佔領武關,長安就受到了威脅,夏侯淵就要拼盡全力來奪回去,這樣他就沒法去打馬超了。

    如果武關防備森嚴,沒有機會偷襲,那張武就亮出自己的旗子,佯攻武關。以張武的名聲,夏侯淵也肯定會嚇得趕緊率兵來支援武關,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到時候夏侯淵肯定會向曹操求援,因為張武給他們的壓力太大了,夏侯淵不敢保證自己能對付得了。只要曹操率軍來援,張武就會立即撤兵,那時就有機會攻打江東了,至於馬超是死是活,張武卻不會關心。

    當然,這只是張武自己的打算,他並沒有跟其他人說,因為到時候不一定會發生什麼情況,萬一馬超不出兵了呢?萬一這兩年間曹操又忍不住想南下呢?

    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提升實力,訓練士兵,做好準備,將新得到的豫章、廬陵二郡儘快消化掉。但最多兩年後,張武是一定要出兵討伐江東的,因為拖的時間越長,江東恢復的實力就越強,打起來就越困難。

    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諸葛亮現在說的。

    諸葛亮看著地圖說道:“曹操數次南下皆被擋在漢水,且損失慘重,我認為曹操在沒有把握之前是不會再強渡漢水攻打襄陽了。因此現在擺在曹操面前的有兩條路,第一條路是先解決江東,在江東訓練水軍,然後水陸並進攻取荊州;第二條路就是先取漢中,再佔據益州,然後在益州訓練水軍,順江而下直取荊州。”

    張武問道:“孔明以為曹操會選哪條路?”

    諸葛亮說道:“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話,曹操應該選擇第二條路。”

    “何以見得?”

    “曹操若取江東,則還是要面臨沒有水軍的困難,江東水軍現在雖然不是我軍對手,但在水上對付曹軍還是沒有問題的。就算曹操再以鐵鎖連船對付江東水軍,但關鍵時刻我軍還可以突然殺入解決掉曹軍戰船,讓其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