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七章 柴桑陷落

    張武正是施行的圍三闕一之策,既堵住長江水道不讓柴桑城內的江東軍與外面的援軍匯合,又在城東水面上給城內守軍留下一條逃生之道。

    城內畢竟還有好幾萬人,如果把他們逼急了,拼死一戰還是會給荊州士兵造成不小的傷亡。而且張武現在手下的部隊並沒有佔絕對人數優勢,如果他現在手下有二十萬大軍,他就算拼掉五萬人也要把城裡的江東士兵全部消滅掉。

    給敵軍留一條活路,還可以瓦解他們的戰鬥意志,尤其在這種沒有援軍的情況下,江東軍士兵都在想著逃走。

    張武也知道雖然打敗了江東軍主力,但現在還不是徹底佔據江東的時候,因為孫氏在江東發展了幾十年,還是有些底蘊的。真要把孫權逼急了,這傢伙寧可投降曹操也不會便宜了張武。

    所以,張武與手下幾個軍師們商量的意見是先奪取柴桑,完全控制住長江中上游,確保新佔領的豫章、廬陵二郡的安全,然後消化一段時間後,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徹底打敗孫權,佔據整個江東。

    孫權也知道現在形勢很危急,但他還是有些不捨得放棄柴桑。柴桑一丟,豫章郡和廬陵郡就徹底失去了,整個鄱陽湖平原這個大產糧區就失去了,江東這一下就相當於丟掉了一半的地盤。

    別看揚州地域面積非常廣,但南面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和丘陵,而且人煙稀少,沒有經過開發,一點用處都沒有。失去豫章和廬陵後,江東就剩下太湖那一片的江東平原了。

    自從繼承了孫策的基業後,孫權一直雄心壯志的要開疆拓土,超越孫策的功績。一開始倒也在黃祖身上刷了刷戰績,可惜後來遇到張武就鬱悶了。

    周瑜見孫權有些猶豫,便勸說道:“主公,赤壁一戰,我軍傷亡慘重,如今更是軍無戰心。若無外援,這柴桑只怕很難守住,不如暫且保存實力,待以後有機會還可捲土重來。如果這四萬大軍再折損在這裡,那以後如何,就難以預料了!”

    魯肅也贊同周瑜的意見,而且孫權現在也在城裡,萬一發生點意外,那江東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