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二百三十章 張武發誓

    包括諸葛亮在內的很多人,其實對漢室還是有感情的,比如荀彧雖然盡心輔佐曹操,但內心中還是認為自己是漢臣,做的是天子的官。

    所以,諸葛亮說道:“自董卓亂政以來,歷經李傕、郭汜之亂,到現今曹操把持朝政,無不以天子之名,行專權之實。張都督若有朝一日能打敗曹操,恢復一統,不知將如何面對天子?”

    諸葛亮這句話其實也是替劉備問的,因為劉備再勢單力薄,也是大漢皇叔,是漢室宗親,不可能輕易投靠別人,更不可能投靠一個以後有可能造反的人。

    當今天下諸多諸侯之中,雖然都打著大漢的旗號,但有哪個還真心當自己是漢臣?且不說曹操了,就是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活著的時候是忠於天子的嗎?現在還活著的劉璋,是忠於朝廷的嗎?

    現在這種諸侯割據的局面,有一半的原因是劉璋的老爹劉焉造成的。

    曹操手下的劉曄也是漢室宗親,要論跟天子的血緣關係,比劉備還近多了,但卻對曹操這個漢賊忠心耿耿。

    但諸葛亮知道劉備的確是忠於天子的,他一心要打敗曹操也是想解救天子。

    現在的劉備連一塊地盤都沒有,怎麼可能會生出當皇帝的野心來?而且自從劉備出道以來,到底做過哪些殘暴、不義的事?

    劉備是投靠過很多人,但他主動害過誰?就是在取西川的時候,也是劉璋先動的手。

    張武知道諸葛亮問的這個事很重要,因為這是一個集團最重要的政治目標問題。兩夥人一起合作,首先得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有合作的基礎。比如國共合作是要共同抗日,孫劉聯合是要共同抗曹。

    現在張武與劉備都是堅決抵抗曹操的人,所以合作是沒問題的,但要想更深一步的合作,使兩家變一家,那就需要更深一步的合作基礎。

    這個基礎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道路,二是利益。

    只有走相同道路的人才能最終走到一起,否則會在十字路口分道揚鑣。現在大家都抗曹,可以合為一體,但打敗曹操之後呢?我是要解救天子,中興漢室的,而如果你想自立為王怎麼辦?到時候你會不會因為我們不同意而殺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