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好時機

    張武說道:“元直想必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了吧?”

    “不錯,主公當初曾說過,曹操一統北方之後,必將南下,而荊州首當其衝。當年劉表為抵擋曹操,接納了張繡並讓其駐守南陽宛城,作為抵擋曹操的第一線。後來張繡投降了曹操,導致大半南陽郡落入曹操手中,現在曹仁又屯大兵於樊城,與襄陽僅隔一道漢水,襄陽已經直接面對曹軍的威脅。”徐庶指著大帳中的一幅地圖向眾人介紹道。

    見張武等人聽的仔細,徐庶又說道:“自古守襄必守樊,樊城與襄陽隔江相望,本來是護衛犄角的,沒有樊城的護衛,襄陽譬如脫衣之女子,危險萬分啊!現在曹仁不好好守著樊城,卻要傾巢而出攻打新野這個沒有多大作用的地方,正是我們拿回樊城的大好時機!”

    張武也知道樊城對於襄陽的重要意義,但是由於張繡這個不講義氣的傢伙,導致樊城早就落到曹操手裡,而當初劉表和蔡瑁又都是膽小的,不敢主動打回來。幸好當時曹操忙著打袁紹,無暇顧及荊州,又沒有水軍,否則襄陽還指不定會落在誰的手裡。

    張武掌控荊州時,樊城已在曹操手裡,一方面是張武還未穩固自己的權力,另一方面是樊城地方不大,但不易進攻,所以張武一直沒有動手。後來曹仁與李典駐守樊城,張武更不敢打了,曹仁的防守可是三國聞名的,而李典更不簡單。

    早在曹操剛開始起兵的時候,李典和樂進就投奔了曹操,李典可謂是智勇雙全,既可為將統兵,又個為官治民,是個全能型的人才。

    現在機會來了,曹仁不顧曹操的吩咐,不好好守著樊城等待曹操大軍到來,非要主動出擊想擊殺劉備立下大功,這便是犯了輕敵的兵家大忌,還以為張武是蔡瑁那樣的廢物呢!

    於是張武說道:“元直說的不錯,此戰不僅是我們奪回樊城的大好時機,也是活捉曹仁的好機會。曹仁若引兵來新野,則樊城必定空虛,我已使人密令江夏太守甘寧率精銳水軍沿襄水而上入漢水,趁樊城兵力空虛之機與文聘合力拿下樊城。然後我們在新野擊敗曹仁,再於樊城設下圈套擒住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