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九十七章 向龐統下手

    劉備先是呵斥了張飛一句,然後說道:“軍師,景升兄於危難之際收留我等,於備有恩。現景升兄雖故去,但其子尚在,備受景升兄之恩,安忍圖之!”

    諸葛亮知道若還想佔據荊州,現在是最好的時機了,若是等張武站穩了腳,徹底牢牢地掌控了荊州的大權,到時候他們這邊無根無據,只有新野一縣,幾千兵馬,怎麼跟荊州十萬大軍抗衡。如果無法佔據荊州,以後的規劃就無法進行,北面有曹操,東南面有孫權,西面有劉璋,再往北是張魯、馬騰、韓遂,這些諸侯統治時間較長,已經與地方上結成了利益集團,誰願意把地盤讓給劉備?沒有地盤,你是漢室宗親大漢皇叔也沒用,再有遠大的理想目標也白搭!

    於是孔明道:“今若不取,後悔何及!”以後真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張武以武力上位,還屠殺了荊州第一大家族蔡家,其餘大家族表面上不敢反對,但內心肯定會有不滿。只要劉備能內結劉琦,外交各大家族,聯合起來還是有機會幹掉張武,佔據荊州的。

    但劉備堅決地說道:“吾寧死,不忍作負義之事!”

    諸葛亮見劉備態度堅決,只好說道:“主公真乃仁義之人,既然如此,主公還是應當去襄陽,一方面可以按照劉景升的遺命輔佐劉琦,另一方面也可就近觀察張武此人,以後再另做打算。”諸葛亮還是不放棄佔據荊州的念頭,因為這是他整個規劃的基礎,沒有荊州做後盾,怎麼去打益州?若是憑他們這幾千人就能打下益州,那人家張魯早就佔領益州了。

    而襄陽作為荊州的政治中心,機會比在新野這個偏遠之地多,一旦荊州再發生變故,他就可以幫助劉備迅速做出應對,趁機搶奪荊州的大權。諸葛亮隱隱覺得,如果短時間內無法奪取荊州,恐怕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

    於是,在諸葛亮的建議下,劉備帶諸葛亮、張飛、趙雲、陳到、孫乾、糜竺等人率一千精兵赴襄陽,留關羽、簡雍、糜芳等人守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