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五百一十二章 取南陽

    張武掌權荊州之後,也曾想收復南陽,在漢水北岸弄上一塊緩衝之地,因為襄陽就在漢水南岸,曹操的大軍很快就能兵臨漢水,對襄陽的威脅比較大。但張武沒有騎兵,在平坦的南陽盆地上不是曹軍的對手,因此不得已之下只得堅守樊城。

    好在曹操沒有水軍,當年又急於求成,在水軍沒有訓練好的情況下貿然進攻荊州,被張武在漢水之上坑了兩次,損失了二十萬精銳大軍。隨後雙方一個屯兵宛城,一個屯兵樊城,一直對峙了十幾年。

    關羽這個五虎大將之首這麼多年來一直鎮守樊城,一方面是利用其威名震懾宛城的曹軍,另一方面也是隱晦地表達了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有關羽在離襄陽很近的樊城手握兵權,劉備在襄陽就是絕對安全的,免得有些人胡思亂想。

    現在張武有騎兵了,而且還在關中之戰擊潰了魏軍的騎兵主力,因此再也不怕跟魏軍打野戰了。

    這就相當於在邊路打贏了一波團戰,順便拆了對方的二塔,但邊路的高地不好上,於是在經濟比較佔優的情況下,準備在中路進行強推。

    從華夏的地形上來看,北伐中原最近的一條路也是出南陽直搗許昌。

    宛城和許昌之間的路程不到四百里,且一馬平川,騎兵從宛城出發,兩日之內便可到達許昌。一旦楚軍佔據了許昌,那洛陽的曹丕要麼趕緊逃亡冀州去,要麼就被楚軍東西夾擊給堵在洛陽走不了。

    谷捆可以說,只要打下宛城奪回南陽,則潼關根本就不需要去打,只需要切斷洛陽與東面豫州、徐州、青州的聯繫,則魏國有可能馬上就會土崩瓦解。

    曹丕和魏國的一眾高層們也知道這個道理,知道宛城的重要性,因此從潼關抽調了十萬大軍分別增援到宛城、許昌和汝南,這三個地方正好組成一個三角形,可以互相支援,互相配合。

    曹丕讓曹真和曹休守潼關,曹仁又回到汝南守豫州,司馬懿、張頜、李典、許褚、夏侯霸等人皆到宛城協助曹洪守城。

    經過於禁投降一事之後,曹丕又開始提防這些外姓大將了,連號稱最忠於曹氏的外姓第一大將於禁都能投降,還有誰是可靠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