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五百零七章 退守長安

    選擇守城的一方一般都是因為實力弱於敵人,若雙方實力相當,一般都會出城決戰,因為被困城中,雖然有城牆的防護,但對士兵的士氣和信心具有極大的考驗。張遼的成名戰威震逍遙津,也是以數千兵馬,防守號稱十萬大軍的孫權。哪怕兵力相差懸殊,張遼還是帶兵出去打一波,以提升己方士氣,因為當時曹操正率主力大軍在漢中,根本無法回援。

    守城是因為打不過而不得不守,但光死守的話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除非知道援兵馬上就到,否則一定會找機會出城反擊一下,來提升士氣。諸葛亮打陳倉,郝昭堅守不出,是因為他知道張郃就在救援的路上,他等得起。

    曹仁打算守陳倉,但也不是純死守,因為陳倉城小,容不下十萬大軍,曹仁在城內留了三萬士兵,其餘士兵在渭水邊紮營,打算依河憑城阻擊楚軍。

    楚軍雖然也有三十萬大軍,但也不可能烏泱泱的全都湧出來,一方面是這一片無法展開那麼多軍隊,來的再多也只能在後面看熱鬧;另一方面就是要護住自己的糧道。

    在張武看來,陳倉之戰只不過是關中大決戰的序曲,真正的戰場應該在長安。

    公元218年春,魏楚雙方大戰於陳倉,魏軍堅守岸邊,楚軍數次渡河皆被擊退。楚王張武親臨前線,下令於岸邊搭建投石車,向對岸發射火油彈、毒煙彈,隨後張武發動了“呼風喚雨”技能。

    趁魏軍陣營出現混亂之機,楚軍大將魏延率武衛營乘船強行渡河,破開魏軍陣勢,在河對岸搶佔了一片登陸地,後續楚軍陸續過河,魏軍退守陳倉。

    曹仁和司馬懿都不愧是善於防守的統帥,楚軍即使有火油彈和毒煙彈等武器助攻,但在魏軍的頑強防守下,遲遲不能打下陳倉。楚軍也試著要挖地道至陳倉城下埋下火藥,但挖了好幾條地道都無法成功,這一片地底下全都是堅硬的大石頭。

    至218年夏,張武使馬超領騎兵斷陳倉之糧道,使徐庶另率一軍攻郿縣斷曹仁之退路。

    馬超的老家是扶風茂陵,扶風現在隸屬於寶雞,而茂陵就是現在的興平市。來到陳倉,馬超就是回到老家了,對這裡的地形十分熟悉,甚至這裡還有不少當年馬家的舊部。馬超又招來不少西涼鐵騎,以馬超、龐德的勇猛,魏軍的運輸隊時常被劫掠,不得已之下,最終曹仁放棄陳倉,收縮兵力防守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