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五百零四章 守街亭

    曹仁和于禁、司馬懿等人很清楚隴右這次是凶多吉少了,張武這個一國之君御駕親征,又佔據天時地利人和,就是曹操復生也難有勝算。

    但不能不救啊,據密探彙報,隴西太守還沒有投降,正等著援軍呢,如果這次不派援軍,那以後還有誰會為大魏盡忠守城?

    於是曹仁派了張郃、曹休和郭淮率五千騎兵和三萬步兵迅速出發,去救援隴西郡。由於渭水大道已經被張武堵住,張郃只能繞路走街亭去隴西。

    等張郃率兵趕到街亭的時候,發現街亭大道上早就有一支兵馬駐紮,看旗號赫然就是天下無敵的楚王張武。

    原來張武和法正也早就料到魏軍會走街亭救援隴西,於是張武讓張飛和法正統率主力堵在渭水大道上,自己親自帶著趙雲、魏延和一萬武衛營、三千騎兵守在街亭。

    張武就不信了,有他親自守在街亭,這歷史難道還會重演?

    原著中馬謖失守街亭固然有馬謖自身的原因,但其實諸葛亮也難辭其咎。

    當領導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知人善任,其實諸葛亮在這一點上做的也不錯,發掘了很多人才,但諸葛亮有個致命的缺陷,也是蜀漢內部的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派系鬥爭非常激烈。

    劉備入蜀後,蜀漢內部分為以關羽、張飛等人代表的元老派;諸葛亮、向朗等人為代表的荊州派;以法正、吳懿、李嚴等人為代表的益州派。其中益州派還分為東州派和西川派。

    益州就那麼點地方,這麼多派系都想爭取利益,作為掌權者的諸葛亮肯定要維護荊州派的地位,因此諸葛亮比較傾向於重用出身荊州的人才。

    當時還是亂世,蜀漢也沒有實行九品中正制,要提拔重用一個人,首先得有功勞才行,否則其他人不服啊。守街亭是攻取隴右戰役中非常重要的一環,關係到第一次北伐能否最終成功,因此如果守住街亭的話,功勞肯定大。

    馬謖不但是根正苗紅的荊州派,還跟諸葛亮的私人關係非常好,諸葛亮是把他當成自己的親弟弟來看待的,而且諸葛亮也有打算培養馬謖作為自己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