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五十五章 諸葛亮回襄陽

    諸葛亮對這個新職務也十分滿意,因為這個職位在漢朝雖然級別不高,還是屬於九卿之一的少府的屬官,甚至還不如一郡太守的級別高。但到了東漢末年的時候,尚書令成為對君主負責執行一切政令的首腦,典型的位輕權重。

    本來東漢末年的時候,朝廷中往往以大將軍、三公錄尚書事,這樣尚書令雖然權重,但也要受大將軍和三公的制約。現在張武自己就是大將軍,也沒有其他位列三公的人,唯一享受三公待遇的甘寧還是個武將,所以諸葛亮就只對張武一人負責就行了。

    這其實就是丞相了,而且到了隋唐時期,尚書令為尚書省的長官,其實就是宰相。這是張武進行機構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因為總得有個人來總體負責內政上的事情,以前的三公或丞相權力太大,容易培養個人勢力或威脅君權,所以張武就暫時用尚書令這個位輕權重的職位來過渡一下。

    諸葛亮當然也知道這些情況,所以他根本不在乎尚書令到底是幾品幾級,只要佔住這個位子,把工作幹好,等到天下統一之後,他就妥妥的是丞相一類的官員了,就算張武不設丞相之位,但文官之首非他莫屬。

    現在天下之人都非常清楚,這亂世很快就要結束了,不出十年,張武與曹操就要進行一場大決戰,到時候就能決定這天下到底歸屬何人。

    反正諸葛亮等人對自己的老闆是非常有信心,十年後諸葛亮才四十二歲,正是年富力壯的時候,再加上他是張明的老師,這位置簡直是太牢固了。

    所以很多人都對諸葛亮非常羨慕,不管是張武在世還是張明繼位,諸葛亮的地位都無人能撼動,主公對諸葛亮真是太信任、太重用了!這個半路投靠的人,簡直比一早就投靠了張武的徐庶、龐統還受重用。

    龐統倒是一點也不嫉妒,因為一直以來,他都是張武麾下軍事指揮方面地位最高的,像甘寧、陳孫、關羽等大將雖然地位高,但真到了打仗的時候,還要受到他或者徐庶的節制。龐統也非常佩服張武的用人之道,相互之間的平衡和制衡玩的爐火純青。

    現在還是亂世,亂世之中軍事就是最重要的,楚軍所有的軍事計劃基本上都是由龐統主導來制定的,所以相對來說,龐統在整個張武集團中的地位還是高於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