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五十三章 張武不忘初心

    以曹氏和夏侯氏的關係來論,夏侯淵也算是曹洪的兄長,曹洪不能不領這個情,於是又一次對張武表示感謝。

    曹洪走後,張武覺得自己留在漢中也沒有什麼事要做,至少一年之內也不會對武都發起總攻,這邊有徐庶和法正等人就足夠了,於是便帶人回襄陽去了。

    臨行前,張武再一次重申,自己深受天子和朝廷重恩,始終以打敗曹操、解救天子為己任,只要大漢朝存在一天,他便是漢臣一天,絕不會做背叛天子和朝廷之事。

    同時,張武表示,所有人都要不忘初心,盡忠職守,各盡其責,齊心協力完成結束亂世、恢復一統的大業,儘快將曹操打敗,把天子解救出來。真到了那一天,他張武不會忘記大家的功勞和貢獻,定會讓大家功成名就,享受榮華富貴。

    這一下,大家便明白張武的意思。

    首先,只要大漢朝還存在,張武是不會背叛朝廷而自立的,但像張松、法正、李嚴等這樣的聰明人肯定會多想一下,萬一大漢不在了呢?

    其次,不管最終結果如何,張武都不會放棄手中的權力,否則他就會說“天子不會忘記大家的功勞”了。就算最終解救了天子,張武也會保證大家的利益,隱含的意思就是到了最後,還會是他張武說了算。

    這樣一來,大家都放心了。

    劉備一系的人放心的是,不用再面臨選擇了,張武會一直信守當初兩家合併時的承諾,堅守兩家合作的政治基礎。說實話,原劉備一系的文武官員現在也都位高權重,享受著權力和財富帶來的快樂,如果可以的話,他們真的不想折騰,有時候信念和金錢權力之間真的很難選擇。

    比如劉備的大舅哥糜竺,現在不僅是荊州刺史,他的弟弟糜芳也官至雜號將軍。糜家的生意已經遍佈整個江南,涉足很多賺錢的行業,糜家的財富早就比當初投資劉備的時候多了好幾倍。

    張武下令研發製造大型海船後,海外貿易也逐步開始興盛,糜家作為最高層的家族,消息不可能不靈通,早就開始涉足其中,而海外貿易的利益那簡直不能對外人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