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四十八章 倚天劍

    楊阜的政治才能在曹操麾下也算是比較頂尖的,畢竟是年輕時就擔任一州從事的名人。在歷史上,劉備攻取漢中後,率兵逼近下辨,曹操也認為武都地理環境比較特殊,不好防守,於是就想放棄武都,把百姓都遷到內地去,但又怕當地官兵眷戀故土。

    於是曹操就讓楊阜去做這件事,而楊阜在武都當太守很有威望,遷移工作極為順利,遷居到京兆、扶風、天水等界內的,多達萬餘戶,治所移到小槐裡,百姓扶老攜幼相隨而行。

    曹丕繼位後,曾問侍中劉曄等人:“武都太守楊阜這人怎麼樣?”

    大家都一致稱讚楊阜是德才兼備的人,但還未來得及重用,曹丕就死了。

    接著,司馬懿又指出,武都最大的困難就是與涼州和關中交通不便,糧草運輸困難,因此無法駐紮太多的兵力。但下辨城內的兵力足夠防守,也足以堅持到長安的援兵到達。

    因此只要安撫好武都境內的氐人,不發生內亂,也不怕張武大軍來攻,畢竟張武手下沒有大規模的騎兵,下辨附近是比較平坦的徽成盆地,適合騎兵作戰,下辨城內有近萬騎兵,其中有一千虎豹騎,完全可以堅持到援兵到來。

    漢中到下辨也不近,張武若是派的兵少了根本沒用,派的兵多了,糧草消耗也是個難題。

    夏侯惇深以為然,既然漢中已經丟了,那武都的位置就十分關鍵了,現在的形勢可跟原著上劉備佔據漢中不一樣。劉備即使攻取了益州,又佔據了漢中,但實力還是非常弱小,就算把武都讓給他,他也很難去攻取涼州。

    但張武可是一統了整個江南,現在的實力絕對不比曹操差,在馬超的幫助下,完全有能力去爭奪涼州。

    因此司馬懿知道武都難守也要守,一旦武都被張武奪去,那就是打開了涼州的大門,後果將不堪設想。

    武都的氐人雖然也養馬,也能產出一些戰馬,但畢竟數量少,所產戰馬的質量不如涼州,根本不可能滿足張武建立騎兵部隊的需要。

    只要張武一日沒有大規模的精銳騎兵,曹軍在正面戰場上就會一直佔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