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四十二章 漢中旱災

    張武還想在一統天下之後多活幾年,為子孫後代多佔上幾塊土地,為大漢民族消除幾個隱患,為華夏一直領先於世界發展奠定一些基礎。

    因此,張武決定採取一個特殊的措施,來加速漢中百姓的民心歸附。

    漢中的百姓基本上都是五斗米教的信徒,五斗米教也是道教的一個分支,這既是一個麻煩,但也是一個契機。

    只要用好了方法,宗教信徒要比普通百姓更好忽悠,要比普通百姓更加擁護統治者。

    漢中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溼潤,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是一個天然“聚寶盆”。

    按說以漢中的氣候特徵,一般是不缺少雨水的,但是今年入夏以來,漢中持續晴熱高溫,大部分地區降雨較往年偏少,農田土壤蒸發量大,耗水迅速,造成旱地農作物不同程度受旱。而漢水上游也逐漸枯竭,別說是農田灌溉了,就連喝水都快成問題了。

    其實就算是南方多雨多河流的地方,鬧旱災也是經常的事情,尤其在古代這個灌溉技術和水利技術不發達的年代。

    比如2013年的南方大幹旱,中國長江以南大部地區出現了歷史罕見的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持續時間長,範圍特別廣,溫度異常高。江南大部、華南北部有些氣象站的極端最高氣溫和平均氣溫均超過歷史同期最高記錄,南方地區38度以上的酷熱天氣日數為近50年來之最,並出現連續超過40度的酷暑天氣。

    高溫少雨天氣使得中國南方地區旱情發展迅速,湖南、貴州、重慶等南方13省(市)耕地受旱面積9737萬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8903萬畝。

    2016年,漢中市氣象臺發佈乾旱橙色預警信號:略陽、寧強、勉縣、南鄭、漢臺、佛坪、西鄉綜合氣象乾旱指數已達到重旱。

    建安十八年夏季的漢中也遭遇到旱災,而且還有不少親曹的野心家趁機煽動民心,散播流言說是張武攻打漢中是反叛朝廷,因此上天降下旱災來懲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