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三十一章 驚聞噩耗

    為了守住壽春,張武差不多已經將庫存的火油和火藥都運來了,效果的確是好,曹軍死傷好幾萬,硬是沒有爬上過城牆。

    打到現在,曹操心裡已經不抱希望了,只不過有些不甘心,放棄壽春就意味著放棄淮南,放棄淮南將會更加被動。

    “無舟船之利,難以爭鋒於江淮之間啊!”曹操感慨道。

    南船北馬,這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以此時的科技水平來說,是很難改變和解決的問題,只能怪曹操的運氣不好,等他解決掉袁紹之後,張武和孫權已經分別在荊州和江東站穩了腳。可能當時的曹操也沒想到一向不被重視的南方會這麼難打。

    司馬懿等人也知道壽春城很難再奪回來了,與張武交戰這麼多年來,打的最多的就是這種攻城戰,人家就呆在城裡不出來,你有什麼辦法?現在的張武又不是幾年前兵少的時候了,人家有底氣和你耗著。

    但曹操耗不起呀,每天消耗的糧草都是天文數字,每次攻城折損的士兵也數量不少,而且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曹操軍中開始有疾病蔓延。

    曹操礙於面子不願退兵,我這剛稱王就被人家給揍了,還奪走我一大片地盤,這叫我的面子往哪放?其他人也不敢提撤兵,敢提意見的荀彧、荀攸死了,程昱被罷黜了,司馬懿可不想找不痛快,他還想等著曹丕上位自己好大展身手呢。

    還是劉曄說了一句:“魏王,連日攻城,士卒損失較大,且軍中似乎有疫病傳播,不如暫時修整一下,再做計議。”

    劉曄為啥敢說話呢?因為劉曄的身份不一般,他不但是曹操手下舉足輕重的謀士,他還是漢室宗親,是光武帝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

    劉曄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很早就投奔了曹操,並且死心塌地的跟著曹操幹,這讓曹操很滿足。當初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的時候,劉曄就向曹操進獻“發石車”對抗袁軍的弓箭手,袁軍都稱這種“發石車”為“霹靂車”,其實就是投石車。

    此時劉曄任職為曹操的丞相府長史,在郭嘉、荀彧、荀攸相繼死去,程昱被罷黜,賈詡留守後方的情況下,劉曄的地位要比司馬懿、蔣濟等其他謀士高許多。